没少听她们抱怨。
“可是为了孩子读点书,受点罪也是值得的。”
“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在家里多种点地,年底多分点粮食,吃的饱些。”
柱子妈的言论一下子就让孟东媛不知道说些什么了。反应了好一会儿,还是柱子妈先开口的:“孩子都是债,就这么养大点,等到了年纪,给他成个家,娶个媳妇,也算是完成任务了。”
“话也不是这么说,咱们不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在这村里出都出不去,总不能让孩子走我们的后路,得让他们读书,以后有机会才能出外面看看”,孟东媛生硬的劝说着。
柱子妈不客气的说道:“知青们读书多,不也是和我们一样窝在村里干活,下地也没个力气,遇到收成不好的时候,还得问村里借粮吃。”
“那不是响应国家号召,志愿农村嘛!”
柱子妈冷笑:“支援,他们管好自己,不拖后腿就是好事了。”
想起了收秋的事情,柱子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就是话赶话,不是说你的,你别放在心上。”
孟东媛倒是没想那么多,毕竟有些事是事实,她也没办法否认:“你觉得我过得好,我家穆南星有工作,那不都是因为他念过书,有文化,才能扒得住铁饭碗。再看看陆丁笙,人家也是因为读过书,找了一份工作,现在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
“咱普通人家,也不求大富大贵,好歹让孩子识点字,出门在外,不至于被人家哄了去。”
柱子妈没有说话,孟东媛继续说了起来:“想着现在也没啥事,我和几个知青商量了一下,决定在村里办个学校,就是教孩子们认认字,学点儿东西,到时候我就把穆睿涵送进去。看你家两个孩子也差不多大了,也可以进去试试。”
“要钱吗?”柱子妈第一句问的就是这个,真实而又现实。
“不收钱,我们都是自愿服务的,也算是回报村里对我们的照顾。”
“那就试试呗。”孟东媛说了这么多,柱子妈又不是个傻的,反正不要钱,顺水推舟的答应了下来。
“试什么?有什么好事别忘了我啊”,声音落下,村里的林彩云掀开门帘走了进来:“东媛在这儿呢?”
“是,彩云嫂子也来串门了?”孟东媛往旁边坐了坐,让出一个位置来。
“是,一个人在家里没事干,两个小崽子又闹的厉害,刚好他爹看着,我出来躲个清静”,林彩云一屁股坐下:“你俩刚刚说什么好事呢!”
想起林彩云家的孩子也不小了,孟东媛有了兴致:“我和知青们准备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