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综合其他>人人都爱马文才> 112.天伦之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2.天伦之乐(4 / 11)

此时已经是深秋,谢举在院中负手而立,看着廊下空空的燕巢,便想到那些逃难的灾民。

那些灾民便如南下避寒的燕子一样,本能的奔向印象中温暖又安宁的地方,以图度过人生中的严寒,却不知到了“安宁”之地,却有比严冬更酷寒的一切在等着他们。

试图以流民的苦楚叫醒装睡的皇帝,是他思虑不周。

错估了临川王的心狠手辣和恣意妄为,是他太过轻敌。

那些流民虽是为了家小亲人而涉险,可若不是他趁势煽动,他们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这笔血债,他谢家势必要背下了。

但总有一天,他要那临川王血债血偿。

“会回去的。”

谢举凝望着燕巢,眼神渐渐坚定。

一定会回去!

徐之敬在曲阿县遭遇危险的时候,傅歧也在承受着煎熬。

建康城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要可怕的多。

如果说流民真的大部分都被阻拦在建康以北,那城里还有这么多一看便是逃难而来的百姓,傅歧很难想象北方现在是什么样子。

还有些家财的,有门路的灾民,最终都设法到了建康,这座梁国最大的城市,也是都城所在之地,人人都以为到了这里便会安全。

但无论多有家财的人,只要想要进城,都要伤筋动骨一番。

北方南下的道路被封,沿路城门设有路障禁止流民进入,但建康里不知哪个衙门发了一种“举荐作保引”,只要有持有这种路引,再有士人作保,便可一路通畅的进入建康城中。

不少士人大肆以此敛财,弄的原本还有家资的灾民到了建康时已经赤贫如洗,没有家资的,只好卖儿鬻女,换取能够入城的“买路钱”。

不是没有人对这种情况引起警觉,朝中屡屡有大臣求见临川王,上折、写信,希望临川王萧宏能以扬州刺史的身份禁止这种敛财的手段。

然而御史台的人很快就查出了真相,所有人绝望的发现,在京中卖那“举荐作保引”给士族,再让士族转手卖给难民进城的,正是萧宏本人。

萧宏在敛财的手段上,简直残酷的令人发指。

他以扬州刺史的权限封闭了浮山堰地区灾民进入扬州的道路,在沿路的官道及城门设卡,使长途跋涉奔波劳累的难民无处容身。在漫长的奔波之下,灾民也无力再回返离开,只能咬牙设法高价买那“举荐作保引”,进城安身。

一旦流民入了城,各种苛捐杂税随之而来,入城有“入城费”,进了城还要按人头算“耗钱”,就连无处安身躺卧在地,都要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