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综合其他>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1125章宋文华的难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5章宋文华的难题(2 / 3)

机升级方案之后,立刻就得到了其热烈的回应——他们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希望能升级至少100架“歼七”到顶配状态。

这是一笔金额接近了2亿美元的大生意,无论是航空工业部还是蓉城方面都对这个订单非常重视且志在必得——但,随着洽谈的深入,在几乎所有的条件都谈妥之后,华夏方面却尴尬地发现,这笔生意啊,有极大的可能做不下来。

为啥呢?

原因很简单,伊克拉没钱。

两伊开战之前的1980年,伊克拉人均gdp将近4000美元,作为对比,当年的华夏人均gdp只有155美元;而在7年之后,伊克拉的这个数字已经跌去了超过三分之一;如果这个注水的数据还不能体现伊克拉现在的经济窘境的话,那么另一组数字则更是触目惊心——开战之前,伊克拉拥有约37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现在呢?其负债超过700亿美元!

在这700亿美元的负债中,有400亿是欠西方各国以及苏俄的军火债,其余300多亿是欠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战争贷款——其实还是军火债。

简单来说,7年的两伊战争,已经让这个国家的财政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尽管已经负债累累,但,战争还在持续,该买的装备咬紧了牙冠也还是要买,特别是华夏这次提出的战机升级方案,相比起再花大价钱从苏俄买进新战机,这显然是一个性价比极好的方案,于是,伊克拉方面提出了一个请求,他们希望华夏方面也能像西方军火商或者苏俄一样,给他们一个延期支付款项的条件。

这就为难了,华夏方面对伊克拉的支付能力也有了解,知道他们现在负债累累又入不敷出的状况,哪敢随便答应这种事儿啊?这要伊克拉到时候赖账了,2亿美元可是一笔巨款,谁都承担不起损失的责任,但这钱可怎么去要?

难不成到时候要跑到伊克拉总统府门口堵门再拉一个“还我血汗钱”的横幅?

于是乎,这笔生意就一直悬在半空落不了地。

1987年2亿美元的订单,怎么说都不是小数字了,而且这种生意的利润那可是相当丰厚的,挣的还是香喷喷的美元,所以无论是航空工业部还是蓉城方面,对这块已经到了嘴边却咽不下去的肥肉,这感觉实在是……

为了这件事,宋文华与莫部长来来去去地商量了好几回,最后还是莫部长提醒了他,他那个挂名的徒弟可是个国际商场上的老手,说不定他有什么好办法——这事其实倒也不用莫部长提醒,只不过宋文华一是觉得找自己的徒弟帮忙有点拉不下这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