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之间呈环状持股,是“以资本为纽带”的,以相互提携业务为目标的联合体。
这些联合体的支点基本上都是大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一般都有一个传承悠久的家族为核心,彼此之间互相参股,通过各企业间高官组建的“经理会”这一机构协调行动,在遇到困难时相互提携,在遇到竞争时一致对外。
而对倭国影响最大的,就是所谓的“六大财阀”,它们分别是:三菱财团、富士财团、三井财团、住友财团、三和财团、劝银财团。
这六家财团加起来控制着全国60%以上的总资产;55%以上的总资本;60%以上的销售额;20%以上的就业人员,可见其对倭国的影响之深。
为避免书友说芊之羽水文,关于这六大财团的背景成因以及旗下企业,咱就不详细介绍了,反正你认识的倭国品牌几乎被一网打尽,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上网去搜索,在这里只介绍一下被谭振华圈定的四家“入围企业”各自的归属。
佳能属于富士财团,松下属于住友财团,索尼和东芝都属于三井财团。
在这种前提下,索尼和东芝立刻达成了协议,枪口一致对外,誓要将佳能和松下首先驱逐出竞争者行列。
看到这里,同学们也许就明白了,当初谭振华在ces上准备高光登场时,盛田昭夫为什么会答应了佐波正一,一起为他站台了——这两位,本来就是一伙儿的。
而且索尼和东芝在这次的专利授权争夺战中本来就占有很大优势,因为,在倭国的两家高分子微孔膜领导企业中,“东燃化学”就属于三井财团!
事实上所谓的“东燃化学”,原本就是“三井财团”旗下,“三井物产”中的石油化学部门独立经营之后的马甲!
当然,佳能和松下是不会甘心于就这样轻易出局的,他们也立刻行动起来,协调了彼此的立场,并立刻也组织起了一个横跨三大财团的联盟——佳能所属的富士财团和松下所属的住友财团当然在列,另一个新加入者则必然是“旭化成”所属的劝银财团。
于是,四国杀很快演变成了双雄争霸。
谭二少爷则成了稳坐钓鱼台的那个裁判者。
这样的结果自然是二少爷所喜闻乐见的,充分的市场竞争才能让消费者得到最大的实惠嘛,谭二表示作为一个吃瓜群众,看人撕逼什么的最爽了……
但最后的结果其实也是显而易见的,由富士财团、住友财团和劝银财团组成的三方联盟虽然看似实力强大,但要协调各方的利益分配却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故而最后还是三井财团棋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