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哭丧着脸,感觉无比委屈。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打仗?
原来骑兵的消耗竟然这么大。
那大明为什么还要跟辽东去打仗呢?
能不能用经济拖死辽东吗?
想到了这个问题之后,崇祯突然感觉到自己就悟了。
他喊住了旁边的锦衣卫,问道:
“咱们对于辽东的国策是不是出了问题?”
“朕怎么感觉那些朝臣好像特别喜欢打辽东。”
“打辽中他们是不是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呢?”
锦衣卫都快哭了。
老奴终于看到陛下醒悟了。
打辽东好处简直太多了。
多的他都想上去打了。
光是虚构的骑兵建制,你猜他们吃空饷能吃多少钱?
随随便便给你多上几千上万的战马的空饷,那这笔财富,那就是一些官吏几百年的俸禄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吃人的空饷,人是会反抗的。
你吃马的空想马会说话吗!
他们不会啊!!
这不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北宋,
读书人们集体闭嘴了,因为他们看到了老百姓那带有极度鄙夷和不屑的目光。
仿佛在说他们百无一用!
人家司马光扭曲你们的价值判断,人家可以当丞相,可以接替王安石,可以高官厚禄。
你们这些跟着起哄的读书人,只配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连一口冷饭都吃不到。
读书人们很茫然,他们以前认为的兵法战策,可从来不是这么教他们读的。
他们以为将军很重要,以为打仗,就是要靠什么仁义礼智信。
打仗的将军要具备啊什么什么样的品德素质,结果,真正的打仗是将军要知道非常基础的信息,比如说战马吃的比人多,要多多少。
他们这些读书人,对这个简直就叫做一窍不通。
要不然他们也不史书骗的团团。
有的读书人都不禁自嘲道:“百无一用是书中百无一用啊!”
这时候有人就问了:
“晋文侯姬仇竟然这么厉害,已经给他的儿子算好了所有的路,为什么,晋昭侯姬伯就是不懂呢?”
“晋昭侯不懂也就罢了,晋昭侯手下的六卿都不懂吗?”
…………
弹幕中。
大家都表示了,对于晋文侯姬仇算无遗策的感慨,另一方面,他们也无法接受的是,这是明摆的事情,为什么晋昭侯姬伯还选了相反的路?
(博主,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