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出的太难了吧,宁阳县的这些生员们肯定考不过,毕竟读书的时间太短,要是最后剃个光头出来,自己这个知县老爷的脸上也不光彩。
可题目要是太简单了也不行,因为这些生员不可能一直在宁阳县的县学读书,以后终究还是要去参加府试、乡试,到时候考的差了更丢人。
杨少峰越想越是不舒坦。
凭什么本官一个正六品的知县还要干着八品教谕该干的活?
本官须没拿你八品教谕的俸禄!
恨恨的哼了一声后,杨少峰干脆又将目光转向两边的农田。
七月份的农田里,高粱和黄豆、棉花正在努力汲取着土地的养份,等到了九月份的时候,高粱穗会变得红,棉花桃子会绽开,露出里面一团团的棉花,远看就像是一团团的白雪,跟远看似火的高粱穗共同交织成一副画。
到了九月份,黄豆也会变黄,成熟后的豆荚微微裂开,收割后的豆子地里还会散落着一地的黄豆粒,一般上了年纪的百姓就会带着家里的孩子去地里捡拾那些散落的黄豆。
倘若运气足够好,恰好遇上丰年,一亩地里起码也能捡回来一两斤甚至更多一些的豆子。
看上去不算太多,可这也是一顿饭,若是和小米掺在一块儿熬煮,一斤的豆子甚至能吃上好几顿,没有哪个百姓舍得浪费这些豆子。
嗯,以上内容,纯属杨少峰脑补出来的画面。
实际上的道路两侧,高粱和黄豆、棉花正在努力生长是不错,但是因为洪武二年的那场地震和海啸,从威海卫一直到维坊,整个登州和大半个莱州全都被海水淹过,洪州城更是被彻底淹没,现在道路两边的土地虽然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盐碱地,可是收成方面肯定是没什么指望的。
稀稀拉拉的高粱、黄豆和棉花,估计也就是勉强让百姓不被饿死,指望能多存下一些粮食,多收上几斤棉花,纯属是做梦。
一想到秋后的百姓,杨少峰又有些头疼。
做人呐,最怕有良心。
可是杨少峰觉得自己又做不到完全抛弃良心。
因为,他说本官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双眼直直的盯着道路两边的田地,杨少峰又忍不住叹息一声。
还踏马不如穿越去盛唐那几年呢。
要是能穿越到盛唐,本官能把长安城里的胡姬们玩出花儿来!
嗯,胡姬……玩出花儿……胡姬花……花生油……登州不适合种花生,倒是宁阳县挺适合的,关键是中原堂口现在并没有大规模的种植花生,自个儿也没看到过这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