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历史军事>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第759章 李善长:都别活!一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9章 李善长:都别活!一起(2 / 3)

国的百姓也不会坐着等死。

说白了,从藩国协调粮食,一回两回行,次数多了就容易激起藩国的反抗。

所以,粮食安全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

而这,还仅仅只是第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而且还是比较好解决的问题。

真正让人头疼的,是所谓的士、农、工、商。

站在官老爷的角度看,士农工商的划分当然没什么问题。

可要是站在百姓的角度来看呢?

我农的排名在前面,挣的钱却最少,过的日子也最差,这踏马合理吗?

除非让所有的百姓都能在耕种的同时还能做工赚钱。

那么问题来了。

地里的农活讲究天时,工坊里的活计同样讲究工期。

种地不好好种会造成粮食欠收,做工不好好做同样会出现质量问题。

一个人在耕种的同时还想着做工,既要鱼又要熊掌,可能吗?

要是真因为两者无法兼顾而出现质量问题怎么办?

其他的还好一些,顶多是能不能用的问题,可是蒸汽机车呢?

这玩意关系到整个大明的国运!

推而广之,如果是军械和火器出现问题呢?

包括老刘刚刚说的,让学习不好的生员去学习一门手艺。

那是让人家学习手艺吗?

那踏马是断了人家做官或者做书吏的路,耽误了人家吃皇粮的机会!

虽说还有那些年龄稍微大一些且没有读过书的青壮,但是随着社学和县学的铺开,这样儿的青壮也会越来越少。

《大明律》规定,年满八岁的孩童不能进学读书,则罚其父。

上位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想到这儿,李善长不禁微微摇头。

老刘在单一方面确实很牛批,但是涉及这种需要通盘考虑的问题时却总是差了那么一点儿。

再者说了,你老刘看出来的问题,老夫是没看出来吗?

老夫是想装死啊混蛋!

现在好了,你跳出来了,老夫也彻底没办法躲了!

你个老匹夫!

李善长暗算斟酌一番,向着朱皇帝拱手拜道:“启奏上位,臣觉得诚意侯说的没错,许多事情也可以现在就着手准备。”

“一是先全力扫盲。”

“经过这两年的恩科,其实已经有大量被黜落的生员。”

“原本臣是想着让地方官府收下这些人当书吏,可是眼下看来,更应该从中分出一部分去做教书先生,先充斥各地社学,让他们先进行扫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