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宁阳县和登州府生产出来的压水机、蒸汽机?”
“对于宁阳县和登州府的工坊而言,缺少的是能做工的人,还是缺少宁阳县和登州府百姓做工?”
一连三个问题,直接让朱标愣住了。
直到过了好一会儿,朱标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说道:“是小弟想的岔了。”
“榷场缺的是玻璃制品,而这个玻璃制品究竟是从宁阳县生产出来,还是在直隶生产出来,对于榷场而言,都不重要。”
“大明缺少的也是压水机和蒸汽机,而不是专门由宁阳县和登州府所生产的压水机、蒸汽机。”
“同样的,宁阳县和登州府乃至于整个大明的工坊,缺少的都是能做工的人,而不是非得哪个府、哪个县里能做工的人。”
打开思路之后,朱标就好像是看到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这就跟小弟之前想着要对西南诸多土司改土归流一样。”
“小弟要的是西南乃至于整个大明的所有土司都进行改土归流,而不是非得利用压水机和蒸汽机来完成改土归流。”
“如果能让土司的百姓赚到钱,分到地,他们自然就会支持改土归流,区区一些土司头人,随便找个理由就能抓起来宰掉,根本不足为虑。”
“……”
朱标越说越嗨,渐渐的就从缺人的话题上跑偏到了土司的改土归流上。
而杨少峰整个人都有点儿懵。
等等。
本官是谁?
本官在哪儿?
本官在干什么?
这颗黑芝麻汤圆是不是有什么大病?
现在说的是本官治下的宁阳县和登州府缺人的问题啊混蛋!
眼看着朱标越说越嗨,渐渐有刹不住车的趋势,杨少峰忍不住冷哼一声道:“殿下,土司改土归流的事儿可以回头再说。”
杨少峰悄然伸手,指了指李善长所在的方向:“韩国公还没咬钩呢!”
被杨少峰这么一说,朱标顿时回过神来,连连哦了两声,说道:“对,还有韩国公呢。”
只是刚刚说完,朱标却又觉得有些不对劲。
“别的事儿咱们回头再说。”
“但是这五年存粮的事儿,姐夫是不是先跟小弟交个底?”
朱标望着杨少峰说道:“那可是七千多万人,要存下足够七千多万人吃上五年的粮食,咱们别说是让老百姓自己种了,就是把暹罗、安南和缅甸他们的存粮全都抢过来也不够吧?”
杨少峰忍不住啧了一声。
瞧瞧,瞧瞧,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心地善良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