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都没问题。
“听你这么说,你选在盘龙湾,肯定早就有打算了吧?”王岳显然来了兴致,也听出了宋阳话里的意思。
宋阳轻轻点了点头:“是有一些想法。盘龙湾那地方偏僻安静,水源方便,路也修通了,我打算在种养殖方面做点文章。”
“快跟我说说!”王岳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我计划开辟一个药园,种些杜仲、厚朴、金银花之类的,还想搞点养殖,像黑猪、黄羊。”
宋阳所说的这些,除了黑猪,其他的都是特产,在后世还是地理标志产品。
至于黑猪,他想着不追求高产,用土法喂养,不用饲料,做成精品肉类,想必也会很不错。
这些日子,宋阳思考了很多,心中多少有些雄心壮志,但事情得一步一步来,不可能一蹴而就。
“没想到啊,你小子脑袋里装了这么多主意!”王岳的兴趣彻底被激发出来,“那你快给我说说,我那地方能干点啥?也帮我出出主意呗!”
“早就替你想好了,不然你以为我为啥建议你在麻柳坡盖房子?一是因为那里靠近大路,确实方便;二来那山坡到处是些山石旮旯,别人瞧不上,却是种植木耳的好地方。”
宋阳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上辈子王岳外出闯荡几年,学到了木耳培植技术,挑的就是麻柳坡那片地方搞木耳培育。
和传统的砍青冈木回来堆放,再到山里找木耳菌种接种不同,王岳自己培养木耳菌丝,培育出来的菌种让木耳产量翻了好几倍,而且质量上乘。
木耳一直是很受欢迎的食材,同样的价格,在更高的产量和质量下,王岳自然借此赚了不少钱,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
到了两千年,整个石河子村就两座小别墅,一座是在镇上混得不错的赵昌富家的,另一座就是王岳家的。
而如今,赵富贵家已经衰败,再没了往日的风光。
“除了种木耳,还可以搞点其他的,像种植猪苓……你现在也别急,先看看情况,等局势稍微稳定些再说,不然生意不好做。”
“你可以先跟着我干,正好土地到户后,我做这些事儿也需要帮手,你就负责帮我,我做的这些你也能参与。”
宋阳其实更希望王岳能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整个石河子村,除了自己的亲人,他觉得王岳是最靠谱的人。
“我就盼着咱兄弟俩一起合作赚钱,一起过上好日子。”
反正宋阳做的这些事,都需要些时间才能见到成效,八三年之后的几年,山里山外局势复杂,很多事不太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