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我先谢谢你啦!”
“别这么客气,怪不习惯的。话说回来,今年还没吃到过菌子呢,现在庄稼补种完了,我得找个时间去捡一次。”
“我也是,都两年没吃了。去年出菌子的时候忙着盖房子,今年又下了这么久的雨。现在天晴了,山上菌子应该不少,我明天也去捡点回来尝尝鲜。”
你瞧,又是在闲聊中获取的一条有价值的信息。
这些在山里人眼中普普通通的东西,宋阳没办法告诉他们,过不了几年,这些可都是会被人漫山遍野搜寻、挖掘殆尽的值钱玩意儿。
宋阳突然意识到,只是平常的几句闲聊,说不定就能让自己在未来赚上一笔可观的收入。
他心里也明白,这些人其实就是想找机会跟他亲近亲近。
紧接着,又有人问起院外坡地上那些一小块一小块的窄地是做什么用的。
宋阳如实说道:“这些地是我下雨没事的时候慢慢弄出来的。
我平时撵山、采药,在山里弄到了些杜仲种子,就在菜地旁边种了一些,还扦插了一些金银花,打算种在那片坡地上。
这样以后就不用费大力气去山里找了,看看能不能多收获一些。”
这些都是明摆着能看到的,没什么好隐瞒的,而且短期内也看不出什么价值。
要是有人愿意去尝试,他也不会阻拦,只是现在大家大多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就像问话的这人,直接就说:“杜仲树要长到能剥皮,可得好些年呢,金银花山里到处都是,没必要专门种。”
大家想法不同,估计就算宋阳让他去做,他也不愿意。
在这人看来,宋阳在这山石林立的地方费这么大劲折腾,实在是浪费精力,不过他还是挺佩服宋阳的干劲的。
对此,宋阳只是笑笑,没有再多说什么。
接下来,总有人找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儿问宋阳。
有人家里养了一两群蜜蜂,看到宋阳这儿养了那么多,而且蜂群还很旺盛,就羡慕地说自己养的蜜蜂,养着养着就跑了,蜂箱里还全是虫子。
宋阳也毫不吝啬,耐心地给对方讲了原因和解决办法。
有人问起寒号鸟,宋阳也坦诚地说自己养寒号鸟就是为了五灵脂。
还有人看到宋阳新开的田,夸赞宋阳有眼光,下手快,选了这么一大片好地方,改成水田后,能插不少秧苗……
时间就在这欢声笑语、热络的攀谈中悄然流逝,转眼间,正席饭菜准备妥当。宋阳一家子热情地招呼着众人吃饭。
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