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歼-10首飞时的紧张,他此刻已变得愈发稳重和自信。
包括参与歼-16研发项目的所有龙国航空工业的工程师们,也变得更加成熟。
无论是歼-10的经验积累和其在实战中表现出来的强悍性能及战机,都给予了龙国众多航空工程师极大地自信。
他们相信自身已经跻身于世界航空工业发展的第一梯队!
早上六点钟。
铅灰色云层被晨光撕开一道裂隙,歼-16"潜龙"战机静卧在跑道尽头,修长的双发机身如两柄交错出鞘的利剑。
全动平尾与菱形翼身融合处泛着复合材料特有的青灰色光泽,机腹进气道边缘的锯齿状隐身设计像猛兽的獠牙。
地勤人员正撤走最后一块轮挡,机翼下挂载的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在朝阳下折射出冷冽寒光。
担任歼-16“潜龙”战机飞行员的依旧是空军的王牌试飞员雷翼。
此刻,雷翼扣紧抗荷服头盔,指尖划过全玻璃化座舱的触控面板。
随着塔台指令,他拇指推开双发点火开关,两台涡扇-10b“太行”发动机骤然咆哮,加力燃烧室喷出幽蓝尾焰,推力从单发8吨暴增至24吨!
仪表盘上涡轮转速突破15000rpm,高压压气机参数全部亮起绿灯。
跑道两侧的观测员不得不捂住耳朵,狂风卷起的沙砾噼啪击打在防弹观察窗上。
“潜龙请求滑出!”
试飞员雷翼的声音透过无线电传来。
“同意!”
指令刚落,战机便如离弦之箭冲出。
400米处速度达280km/h,全动鸭翼与襟翼联动偏转至+7°,机头昂起如猎鹰扑食。
主轮在580米处轻盈离地,机体以18°仰角刺破云层,垂尾拉出的涡流将跑道旁的旌旗撕成碎片。
战机在爬升至5000米后,雷翼猛然推杆进入战术测试。
歼-16以270°/秒滚转速率先左后右横滚,复合蒙皮承受着9g过载却纹丝不动。
紧接着一个高难度的“眼镜蛇机动”,战机在2秒内从0.9马赫骤降至失速状态,机腹航空发动机喷口瞬间偏转30°,如同巨蟒甩尾般完成姿态改出。
指挥大厅内,彭林紧盯实时传回的数据流:
“稳盘测试,800km/h速度下360°盘旋耗时19秒,过载7.2g!”
“超音速巡航,1.8马赫持续飞行17分钟!”
每一项参数都引发工程师们的惊呼。
当平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