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不好做,自是要依着客人来。
钱掌柜很快便打发走几个要买茶的客人,推说让他们下晌再来,这会子他有事,暂时关门。
打发走买茶的客人,他又牵来自家驴车,拉着顾家父子三人去看第一处院子。
顾棠原以为会很偏,毕竟她爹先前说了,院子、铺子一起顶天二百两银子。
她不太了解这里的物价,想起上辈的高房价,便下意识觉得,这般价位的院子,应当位置不太好。
等到了他们要瞧的那处院子,她惊讶的环顾四周,这条街她来过,平日里还算是热闹。
街道从西往东,他们要瞧的院子就坐落在街道北边,紧挨着街道。
说是院子,其实是那种连着铺子一起的。
院子大小有三进,一进院的倒座房全部改成了铺子和库房,拢共五间门脸,一开门就对着街道,最是适合做个小买卖。
二进院是主院,三正两耳,加东西厢房各三间,并建有抄手游廊,行走极为方便。
三进院是个小园子,只建了三间正房两间耳房,西厢的位置则挖了个池塘,并在上面建了个亭子。
东厢那边则是一个小花园,眼下是冬日,入眼的全是一片枯黄。
整座院子都是砖瓦建造,四周的围墙也是建的极高,安全性还是不错的。
“这座院子建了不过才五年,用料极好,都是青砖黑瓦!且地基加高,墙壁宽厚,还铺了双层瓦。”
顾棠不懂这些,暗中拽了下她爹的衣角。
顾连山明白她的意思,仔细的查看着每一处,确认钱掌柜没有说谎,便暗中向闺女轻轻点头。
顾棠松了口气,这院子别的她没相中,只相中一点,就是每间屋子都建的宽敞明亮。
不像顾家的屋子,狭小不说,窗子也留的极小,说什么窗子大人家一眼就能瞧到屋里,不体面。
这样的借口她还是头回听说。
钱掌柜以为拿主意的是顾连山,见他没说话,连忙又道:“这院子的主人是一位地主老爷,建这房子原是给儿子成婚用的。
前不久,那地主老爷搭上了一个贵人,说是只要能出五百两,就能给他那读书的儿子捐个官身。”
捐官?
顾棠顿时好奇起来:“五百两银子能捐个什么官?”
“这个就不知道了,不过,瞧那地主老爷高兴的样子,这官怕是极得他的心,不然也不会张罗着卖院子筹措银子。”
这倒也是。
要不是对捐的官极为满意,哪个舍得卖房子?
“顾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