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45章 踩踏(2 / 3)

净资本是一直在增长的,融资融券的规模上限也相应提高了,操作的空间也就更大了。不过你说的也很有道理,做金融小心一点也好,我找人做几个应急预案……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

李睿也不知道该怎么提醒,只能道:“是啊,咱们国家的融资融券业从诞生到现在,都没碰到过什么大的风险,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好事。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做个预案,万一发生急跌,也能减少踩踏不是?”

说完这话,李睿忽然心有所感。

前世跨年夜发生在海州外滩的那场踩踏悲剧,是否是对2015年中股市踩踏的一场预兆呢?

今生,外滩悲剧被李睿阻止了。

那么股市的悲剧呢?

凭李睿的力量,能阻止吗?

李睿只是想了想就苦笑起来,能在汹汹大势之中独善其身都算了不起了,想去阻挡,那岂不是成螳螂了?

前世的轨迹,终究还是没有修改,李睿挂了电话之后仔细回想陈峰美的话,确定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

上层对于融资规模有个巨大的误判,他们认为目前两融的总体规模还在可控范围之内,这是个严重的错误。

两融的数据大概在3万亿左右,如果只是这个规模,市场的确可以承受。

但在两融以外,还有大概3万亿的场外配资,而且股权质押情况也会越来越多,最终会达到1万亿。

这也就意味着,总的融资规模其实是7万亿才对,远远超出4万亿的承受范围!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那就只能怪混业金融改革和金融互联网化的碰撞了。

市场上如今有多款资产管理软件,都可以充当杠杆化的角色,用户只要在平台上发起一个伞形信托计划,软件就会很方便的分成若干个子账户,这些账户的设立,交割和清算均为单独运行,一个伞形信托计划加上一个资产管理系统,俨然就相当于一个互联网券商!

伞形信托和场外配资公司借着牛市的风潮,向想要扩大收益的用户进行配资。

一般而言,信托从银行出来的优先级资金利息是6%-8%,场外配资公司再以12%-18%的利息分配给用户进行操作。

信托公司发行的伞形信托普遍只有两到三倍的杠杆,最低认购需要100万元,但场外配资公司再在信托计划下通过软件分拆成众多子账户,不设最低门槛限制,实际上给了用户五倍杠杆的操作空间!

假如一个用户有100万本金,他就可以通过资产管理软件从场外配资公司那里获得500万元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