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是不同。
企鹅,阿狸和千度这些互联网老牌巨头底蕴厚重,人才鼎盛,这是优势,但也带来了一个劣势就是内部山头林立,利益纠葛十分复杂。
就以天天快豹这类的内容产品为例,天天快报隶属于网络媒体事业群(omg),而就在天天快豹获得海量内部资源扶持的情况之下,其实企鹅内部还有两个类似的产品存在。
一个是啾啾看点,这是隶属于社交网络事业群(sng)的产品。
还有啾啾浏览器,看起来应该和啾啾看点是一家人吧?其实是隶属于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的。
啾啾看点本来叫“啾啾公众号”,是个模仿瑞信公众号的功能,但由于瑞信和啾啾的用户群体截然不同,被迫将定位转为信息流分发,以算法+社交为卖点,借助手机啾啾的庞大流量进行孵化,目前来看成绩十分喜人。
啾啾浏览器也算是一方诸侯,在企鹅内部的层级地位比较高,自身拥有不菲流量,也在进行信息流分发的尝试。
看上去,企鹅这是用一系列的产品组成矩阵,共同对抗铧文热点,其实只是企鹅内部一贯的赛马机制的体现。
一直以来,赛马机制都是企鹅的企业文化,通过内部竞争激发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并推动产品快速迭代,曾经的即时移动通讯产品研发过程中,就有好几个团队同时竞争,最后是v信脱颖而出。
这种机制使得各个团队都保持着很好的饥饿感,从外部看是几个团队组成矩阵,实际情况是每个团队都发现同一块市场,大家不约而同地扑上去,天天快豹先扑上去了,但它不能阻止啾啾看点和啾啾浏览器也扑上去。
这种矩阵非但不能形成合力,还有可能互相拖后腿,形成资源上的浪费,最后变成一个和尚拎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情况。
如此一来,天天快豹的资源能够坚持多久,还是个问题,一旦没了资源扶持,还是铧文热点的对手吗?
毕竟铧文热点起步很早,用户基础大,市场份额多,还在快速的发展当中,天天快豹就算铆足了劲追赶,不被落下更多已经算是胜利,真的能够拉近距离甚至反超吗?
恐怕波尼也不敢抱有那种幻想吧?
一年超不过,我继续支持。
两年超不过,我勉强支持。
三年超不过,企鹅还会再无限的给予资源吗?
尽管战略上藐视敌人,但李睿一向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正如伟人说过的一样,星瑞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星瑞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星瑞制胜敌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