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从,每一个仆从手上都提着一个锦盒。
“卜叔。”
看到卜万来到,朱应立刻快步走上前,带着真诚的笑容,抱拳一拜,那动作充满了对长辈的礼。
从称呼上都能明显听出来,朱应与卜万的关系更为亲近了。
“刚刚听说玉儿临盆,这不赶紧带几件礼物过来了。”
卜万笑着说道,脸上笑容就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切。
“只是几件玉器和人参,算不上太珍贵。”
卜万一边说着,一边示意身后的仆从将锦盒呈上。
“卜叔太客气了。”朱应笑着回道,立刻道谢。
他自然是知道卜万为官清廉,洪武朝对官员们十分薄待,俸禄少得可怜。
能够带着几件玉器来,这必然是昔日得朝廷赏赐的,这份情谊无比珍贵。
“你小子运气不错,第一胎就是儿子。”卜万拍了拍朱应的肩膀,笑着说道,也是立刻贺喜:“恭喜了。”
“谢卜叔。”朱应开心的回应。
“刚刚我可听到了。”卜万微微仰头,笑着说道,“朱熈。好名字!不过这种名字偏文,不符合你这小子的性子啊。”
卜万一边说着,一边用略带调侃的眼神看着朱应。
“我是武将出身,自不想第一个儿子也是步入这武将一途,所以就偏文了一些。”朱应笑着解释道。
“也好。”卜万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许:“等以后这小朱熈,我来当他的老师,教导他识文断字。”
“有卜叔教导,自然是求之不得。”朱应当即一笑,脸上也满是促成之意。
“得了。”卜万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我也来看了,不耽误你高兴了,等到时候满月可不能少了我的酒。”
“还有,给你一封朝廷户部下来的调拨册录,你自己看吧。”
卜万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掏出了一封册录,递给朱应。
然后也是怕耽误了朱应的事,转身就离开。
见此,朱应跟着送卜万出了府门,看着卜万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感激。
然后,他打开了册录一看。
“户部调粮入大宁,入北平。”
“三十万大军半年所需粮草将在三个月时间运至。”
看着这册录上的消息,朱应只是一眼,瞬间就明了了。
“看来,朝廷是准备开春之后直接对北元动兵了。”
朱应眼中也是带着一种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到来的大战。
毕竟。
从这册录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朝廷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