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带着期待之色的问道。
闻言。
朱应也不犹豫,当即从背后拿出了一个血淋淋的布包裹,那包裹上的鲜血还在不断滴落,十分的血腥。
“首级在此。”朱应提着这人头,对着李景隆一递。
李景隆也没有那种养尊处优少爷将的害怕,他毫不犹豫的就伸手接了过来。
“朱将军。”
李景隆紧紧握着包裹,神色郑重:“这首级我等会就带下去用药粉保存一番,此番连同朱将军此战之功的战报一同呈奏应天。”
“此首级,便是朱将军此番大功的证明。”
话语中。
这也是向着朱应表达了一个意思,战功,他不会吞没半分,全部都会如实上奏应天。
“不错。”
郭英也立刻补充道,他神色严肃道:“此间战果统计,本将会亲自上奏皇上,表朱将军之功。”
此战若是没有朱应,真的是结果难料。
郭英与李景隆都是对朱应心怀感激的,他们深知如若没有朱应,他们真的不好办了。
“有劳大将军,有劳李将军。”
朱应立刻道谢一声。
战功,自然就是朱应想要的,多多益善。
毕竟如今朱应还是在大明这一艘战船上,尽可能得到好处才是王道。
“燕王殿下,你没有什么要说的吗?”
李景隆转过头,看着一直没有出声的朱棣问道。
眼中带着一丝疑惑,似乎对朱棣的沉默感到有些不解。
从一开始时,朱棣就似乎表现的并非太过高兴。
“朱将军如此出色,而本王只能旁观,却不能参与大战之中,本王心底实则羡慕啊!”
朱棣带着几分苦笑的说道,眼中闪过一丝落寞。
此刻。
他心中的复杂也通过这苦笑表露了出来。
在他心中,战场一直是他向往的地方,他渴望像朱应一样,在沙场上纵横驰骋,立下战功,在父皇面前展现自己,他同样不输于自己大哥。
可是,皇子的身份却成为了他的束缚。
“燕王殿下乃是皇子之身,身份尊贵。”
对于朱棣的抱怨,郭英也是无奈的说道。
话音一顿。
郭英微微叹气,眼中带着敬畏:“吾可不敢让燕王殿下亲自上战场,否则有损,吾就没有办法向皇上交代了。”
这可不是小规模的战争,而是大明的北伐之战,北元的国力可不弱,要是朱棣伤损,那可是大罪,郭英可不敢有任何乱来。
“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