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脸色。
姜嬛心头顿时滑过一阵暖流,她离开了御书房,回到未央宫。
纸条是送出去了,可结果如何?
霍临会看到吗?他会信吗?还是会当成无稽之谈?
姜嬛不知道霍临会如何处置,只希望她的建议能够稍微减轻霍临的烦恼。
与此同时,另一边,霍临已经再次投入繁重的批阅中。
时间一点点流逝,烛台上的蜡烛也换过了一轮。
直到……
“嗯?”霍临动作一顿,疑惑地看去。
只见在奏折的折页深处,夹着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张。
纸张的质地和颜色,与奏折所用的明黄官纸截然不同。
谁夹进来的?
霍临心中顿时升起警惕和一丝不悦。
御书房乃机密重地,何人竟然如此大胆,在他要批阅的奏折中放这种东西?
他修长的手指带着冷意,将那纸张抽出,展开。
娟秀清丽的字迹顿时映入眼帘,看着有些熟悉,只是一时间霍临有些没想起来在哪看过。
他眉头紧锁,目光带着审视。
竹管汲水?覆盖草木灰?这是什么民间偏方?也敢夹入奏折?
他下意识地就想将纸条揉成一团丢弃,然而,当他的目光继续向下,扫过那简洁却条理清晰的描述时,动作猛地停住了。
“取粗壮毛竹,打通竹节,深插地下寻水源。”
竹管?深插?寻未污浅水?
霍临的瞳孔骤然收缩,蝗灾污染的多是地表和浅层地表水,深层地下水确实是没被污染。
一个此前从未想过的思路如同闪电般劈入霍临的脑海。
利用竹管作为通道,避开被污染的表层,直接深入地下寻找未受污染的水源。
妙啊。
“竹管顶端设活塞,人力抽拉,可汲清水,较深井省时省力……”
霍临的呼吸不自觉地屏住了,他飞快地在脑中推演着这个方法的可行性。
竹管易得,制作简单,活塞构造更是简易,无需耗费巨资开凿深井石壁,也无需征调大量石匠民夫。
此法可行!
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在他的胸腔里翻涌。
他的目光急切地移向下一条:“土地板结,需深翻耙松,旋即以秸秆、干草或草木灰厚覆其上,可保土地水分,抑杂草。”
霍临猛地站起身,他虽为九五之尊,但经手之事庞杂,对农事也有所涉猎。
他立刻意识到这方法的精妙之处。
深翻破坏板结层,覆盖物减少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