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都市言情>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第34章 通力合作,携手共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通力合作,携手共进(2 / 3)

以“张安教育”去年和今年的营收来看,估两个亿不算什么,就今年的营收来看,除了四千三百三十万的学费,多种形式的教辅材料出版物批发,今年下半年往外卖个八百多万不成问题。

光一个中考教辅材料,一个学校吃下去十六万轻轻松松,这还是去年中考状元的品牌溢价;今年不仅仅要多一个高考教辅材料,高考状元的品牌溢价只会更高不会更低。

五千万以上的营收,这年头那都是一方大佬,在县域经济体跺跺脚至少市里不会当没听见。

也就是张大安年纪太小,这才没办法跟他“酒精考验”。

未成年,才十七岁,上哪儿说理去。

能“考验”张大安的路数不多,至少现在大多数人眼里,张大安身上的光环还是偏正派的。

人们对“文化人”有着不切实际的滤镜。

“直接投资‘张安教育’,恐怕不行,影响不太好……”

“那就合资‘新东圩港中学’,成立一家教育公司,让我阿叔来兼任总经理。这总没问题吧?”

“嗯?”

“怎么?我阿叔正是当打之年,这点进步的机会都不给?”

“……”

这一刻,“老连长”肃然起敬,他此时终于反应过来,眼前这个少年,有着超出常人的狡猾,而且挺阴的。

如果时间倒回去,倒到张正东还是东圩港中学的校长时期,张正东这个破学校的土鳖校长,这辈子不可能当上副局长。

现在不一样,他以民办教育科科长的身份,去兼任新直属教育公司的总经理,合情合理的同时,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甚至这个总经理还能是新东圩港中学的校长。

看上去还是校长,情况却大不一样。

原先的东圩港中学,那就是误人子弟的牲口圈栏;新东圩港中学那是“文曲星”关照的稷下书院。

稷下书院规模扩大了,不是很正常?

即便只算学费收入,那也是一年四千多万,至少现在是四千多万,放眼全市,独一档了。

根据发展规模和应试成绩的匹配,毫无疑问新东圩港中学会率先进步到张正东级别无法匹配的程度。

那么到时候,是把新东圩港中学降级,还是把张正东升级?

虽然张科长没有努力,可是学校努力了啊。

被动进步就是必然,然后直属教育公司调整级别也成了必然,最后走流程也是市里考察审核然后申报通报的事情。

后续运作,沙洲市这点人脉关系还是有的,能从地级市手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