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三个女的,自然是惹人注目。
不多会,村里管事的族中长辈拍了拍有纲,后面跟着几个吹唢呐的。
有纲忙起了身,赔笑道,大家先吃着,我去谢厨。
晓阳凑过来悄声问道,什么是谢厨?
我给了晓阳一个眼神,晓阳就看到了有纲和族长一起,带着唢呐吹吹打打来到了掌勺的大师傅跟前。一个年轻的后生双手托着托盘,托盘上放着毛巾、几杯白酒和几盒香烟。
有纲与掌勺的师傅作揖行礼,掌勺的师傅也是我们村的,住得离我家不远。与县城操办婚丧嫁娶不同,都是在饭店里,在农村都是各村自学成才的能人帮厨,张罗着做大席,倒也不收费。只是主家会以谢厨的名义送些烟和毛巾。
晓阳参加的各种婚宴不少,但还没有近距离接触过谢厨,所以饶有兴致地看着。
有纲叔施礼作揖,掌勺的大师傅还了礼,有纲叔就从托盘上取了一条红色的毛巾,挂在了大师傅的脖子上。
接着又是施礼作揖,取了托盘上的白酒一杯,双手奉与大师傅。大师傅还了礼,接过酒杯也就喝了。接着有纲又是施礼作揖,双手拿了托盘上的香烟,大师傅还礼,稍微推脱了一下还是接下了。大师傅接了烟,装在了兜里。有纲叔又是施礼作揖,拿了托盘上的最后一样东西,钱。离得远,看不清金额。
大师傅还了礼,唢呐声很大,双方都很客气,但是看得清楚,这礼金,大师傅是没有收的。
晓阳一边看一边点头,悄声在我耳边说道,没想到,这做个饭还有这么多的规矩。
老葛道:“这谢了厨,马上就要走热菜了”。
有纲叔笑着招呼了其他几桌,就走了过来,招呼了几句,就开始到处张罗去了。作为喜公公,这天的酒席就是再好,喜公公也是吃不好的,来了这么多人,毕竟是要招呼。
不多会就有村里的小伙子开始端着托盘上菜,不得不说有纲叔这酒席办得扎实。四个凉菜、凉拌藕片、银耳猪肝、凉拌牛肉还有一个猪头肉。热菜则是四喜丸子、红烧肘子、烧鸡、黄河鲤鱼、烧羊肉、炖鸡块……,热的凉的加起来,有二十四个,三八席已经算是乡村大席的顶配,桌子都已经放不下。
老葛感叹,前些年做席,都是什么豆芽、白菜、豆腐。看如今啊,才是吃席嘛。
在今天这个场合,我的身份倒是特殊了些,既是乡大院的客人,又是李举人庄的主人,自然劝着大家喝酒。临近过年这些天,高粱红就已经成了紧俏货,不是一般的关系,根本找不到酒,但酒桌上是一水的瓶装高粱红。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