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重新评估提出建议之后。郑红旗主动找魏昌全谈了话,希望魏昌全能借助周鸿基的力量,保住铁路经过平安。几人都深知,临平之所以错失铁路过境的重要机遇,就是因为临平县的党政班子不团结、不和睦,如今,张庆合已经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如果再加上邹敬堂的关系,铁路改线,并不是没有可能。而向郑红旗汇报这一切的并不是别人,却是在交通局负责铁路筹备工作的的张庆合的儿子张小伟。
临平县和平安县分别在不同的接待室里等着开会,魏昌全意气风发,志在必得。作为周鸿基曾经的秘书,深得器重,在上次邹来富的事情上犯过错误之后,周鸿基并没有抛弃魏昌全,当魏昌全找到周鸿基之后,周鸿基还是想着拉上一把。只是自然不能因为魏昌全得罪了邹镜堂,自己也是不方便出面,只是让自己的副秘书长出面,带着魏昌全拜访了省铁局的汪局长,大家都是到了这个级别,自然明白秘书长出面背后的深意。
张庆合坐在接待室里随手拿起了报纸,邹新民端着茶杯走过来,道:“书记,今天待遇不错,还送了些茶叶,您喝口茶。”
张庆合只是摆了摆手,头也不抬继续看着报纸。
邹新民轻声道:“书记,我咋刚听那个陈处长说您是什么公安厅?什么王厅长家的亲戚?”
张庆合慢慢抬起头,看了一眼邹新民,说道:“这个时候私人感情比工作关系好使。”
邹新民忙笑着,双手端着茶杯,立刻过去道:“书记喝口茶,喝口茶。”
张庆合十分淡定地放下报纸,慢慢端起了杯子,吹了吹上面漂浮的茉莉花,抿了一口,说了句:“这茶确实不错。”
邹新民尴尬一笑道:“书记,您还有心思品茶呀?说实话,我心里很紧张,觉得咱们没有胜算,书记,您给我透个底,您心里紧不紧张?”
张庆合摘下眼镜握在手里,另一只手十分惬意地拿着茶杯的盖碗轻轻敲着,淡定地说道:“新民啊,临平的优势是天然的优势,只要省铁局把方案报上去,临平必胜啊。”
邹新民晓得,道:“书记啊,这不是人家不愿意给我们报吗?您看分管交通的副省长给他们站台,副秘书长亲自协调,副市长亲自登门拜访,你再看咱们三个,哟,差点连门都进不来。”
张庆合看着邹新民笑了一下,说道:“怎么,门进不来事就不办了?想办法嘛,之前我们修两高路的时候,那可不是门进不来这么简单呀!”
回忆往事,历历在目。张庆合又拍了拍邹新民,感慨了一句,道:“事在人为,人定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