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周鸿基的儿子周海英辞职后,就去了龙腾集团当董事长,这事儿在东原动静不小。王瑞凤来东原的日子不短了,也听了不少关于龙腾集团的传闻,心里明白,这龙腾集团就是周海英他们一帮人搞起来的。
齐永林无奈地说:“你说这龙腾集团,一家小小的皮包公司,竟然比我们堂堂东投集团牌子还硬、面子还大。瑞凤市长,你从省城来,见多识广,你听说过这么离谱的事儿吗?你说说他这是仗了谁的势?”
王瑞凤心里清楚,这是在暗指周鸿基。而周鸿基在东原群众心里那是有着特殊地位的。要是没有周鸿基大力推动,东原的群众说不定还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呢。而且周鸿基对周海英要求挺严,不过,看这情况,这些事儿很可能是周海英打着老爷子的旗号在外面瞎搞。王瑞凤刚到东原的时候,就听说过一些,她对周鸿基这样为东原做出过贡献的干部,从心底还是敬重的,便说:“齐市长啊,关于执照和线路的事儿,我亲自去协调一下,应该问题不大。”
齐永林用手重重地敲了敲桌子,说道:“瑞凤同志,现在可不仅仅是一张执照、几个线路的事儿,这背后反映的是制度和机制的大问题。我不是说民营企业不能申请项目,而是所有企业都得有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吧?这‘不患寡而患不均’嘛。你瞧这龙腾公司,跑去省城一趟,就能把长途线路拿下。他们这种民营企业,哪来的这么大能耐?我们是合法经营,我听说他们往省城的车上,一个车上就50多个座位,他们是敢装100人啊?这种野蛮生长、无序发展的态势,对我们这些正规企业的冲击太大了。这背后都是周海英嘛,他小子,在建委就胡搞,我要不是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我早就应该办了他。”
王瑞凤之前没太留意周海英曾是建筑公司一把手的事儿,只知道他是建委书记,所以,对夏光春审计的事,并没有和周海英联想到一起,便表态说:“周海英那儿,我找个时间跟他谈谈。毕竟周鸿基对东原有特殊贡献,每次我回省城,碰到周老爷子,他都苦口婆心地让我多管教周海英。”
齐永林不客气地说:“瑞凤同志,我发现你们还是有点搞个人崇拜那味儿。很多人把吃饱饭这事儿,全归功于周鸿基一个人。实际上,是小岗村率先搞起包产到户,这股风才在下面刮起来的,周鸿基也就是把这事儿拿到了咱们东原的桌面上。就算没有他周鸿基,也会有别人站出来做这件事。不能把历史大势推动的发展,功劳都算在一个人头上。实事求是地讲,周鸿基同志是个好同志,政治理论水平高,工作经验也丰富,但要当副省长,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