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成果?”
“因为他们早就在准备了。”刘好仃指着笔记本上的图表,“这张图边缘写着‘PVB’,那是防弹玻璃的关键材料之一。而我现在用的是聚碳酸酯薄膜,虽然性能稍逊,但更容易获取。”
“所以您这是要另辟蹊径?”
“对。”刘好仃眼神坚定,“我不只是要做出跟原来一样的样品,我要让它更稳定、更适合量产。”
小李听得入神,忍不住感叹:“您真是个宝藏大叔。”
“少拍马屁。”刘好仃笑着瞪了他一眼,“帮我把这些数据整理一下,回头我再测几组对照实验。”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刘好仃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偷偷跑来仓库做实验。小李也尽职尽责,不仅提供材料,还时不时带点吃的过来。
有一次,小李提了个保温桶进来:“刘师傅,我奶奶炖的鸡汤,说让您补补身子。”
刘好仃掀开盖子,香气扑鼻:“哟,这老太太还挺疼我。”
“她听说我在厂里有个老前辈指点,非要让我带点汤过来。”小李笑着说,“她说做人要有良心,不能忘本。”
刘好仃喝了一口汤,眼里泛起一丝暖意:“你这小伙子,将来肯定有出息。”
小李挠头一笑:“那还得靠您多教。”
实验进展顺利,刘好仃逐渐找回了当初那种专注的感觉。他开始尝试不同的配方组合,调整加热时间和压力参数,甚至自己动手改装了一个简易的加压装置。
“这玩意儿要是放在当年汽修厂,说不定能省不少力气。”他一边调试一边嘀咕。
小李在一旁看着,忍不住笑:“您这是要把整个厂的技术都复刻一遍啊?”
“哪敢。”刘好仃摇头,“我只是想证明一件事——有些东西,不是谁先拿到就能算谁的。”
某天夜里,小李带来了几张新的图纸:“这是我从实验部档案室偷拍的,里面有一组关于防弹玻璃结构的设计图。”
刘好仃接过手机,仔细看了几眼,眉头越皱越紧。
“怎么了?”小李问。
“这些结构设计……”刘好仃低声说,“跟我当初画的那张几乎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王大勇他们早就拿到了您的成果?”
“不止。”刘好仃盯着屏幕,“他们可能一直在等一个机会,把这件事变成他们的项目。”
空气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小李问。
“继续做。”刘好仃语气平静,“只要我还活着,就不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