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点点头:“那我们就从这点开始试。”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团队都投入到了这项任务中。实验室里灯光彻夜未熄,白天晚上轮班倒,设备几乎没停过。
刘好仃亲自守在实验台前,盯着每一次喷涂的效果。他甚至自己动手做了个简易热循环装置,用来测试玻璃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
“你这老头,真是拼。”王海看着他一边喝枸杞茶,一边对着数据表写写画画。
“这不是没办法嘛。”刘好仃苦笑,“咱们资源有限,只能靠多试几次来找感觉。”
“那你打算怎么安排测试?”老李问道。
“分三轮。”刘好仃把表格贴到白板上,“第一轮测光学性能,第二轮测耐久性,第三轮测响应速度。每轮四小时,设备每天能跑两次,所以得排班。”
“那就我和小张值夜班。”王海自告奋勇,“你们白天继续优化参数。”
“行。”刘好仃点头,“记住,每次测试完记得拍照记录,特别是边缘部分的变化。”
随着实验的推进,问题也越来越多。有些参数调不好,玻璃表面会出现雾化痕迹;有些涂层太薄,水珠根本聚不起来;还有一次喷得太厚,直接结成了小水滴,滑不下去。
但团队没有一个人喊累,反而越挫越勇。尤其是实习生们,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连吃饭都在讨论数据。
“你们这群年轻人啊。”刘好仃看着他们熬夜的样子,忍不住摇头,“我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总觉得只要努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现在不也一样吗?”小张笑着递给他一杯热咖啡,“您不是还在前线奋战呢嘛。”
刘好仃接过咖啡,轻轻吹了口气:“不一样了,那时候是热血,现在是责任。”
话音刚落,会议室门被推开,王海冲了进来:“快来看!第三次测试的结果出来了!”
众人立刻围了上去。
屏幕上显示的是一组数据和几张照片。玻璃表面的水珠分布均匀,边缘清晰,最重要的是,在强光照射下,折射角度明显发生了变化!
“这……这是真的!”小张激动得差点打翻杯子。
“看来我们找到了方向。”刘好仃深吸一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下一步呢?”老李问。
“下一步,就是确定最终方案。”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环境响应、动态调节、多层结构……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改进玻璃,而是让它变得更聪明,更贴近使用者的需求。”他说着,目光扫过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