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校准装置,减少人工干预。”
“听起来不错。”刘好仃蹲下来看了一眼,“不过实际效果还得看数据说话。”
他转头对负责操作的工人说:“你们先试试,有问题随时反馈。”
工人点点头,开始按照新的流程操作。起初还有些生疏,但随着熟悉度提升,动作也流畅了起来。
“速度比以前快了半拍。”小王在一旁观察记录,“而且误差率好像还降低了。”
刘好仃笑了笑:“看来这次改动方向是对的。”
不过他也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台机器在高速运转时,底座有些轻微震动。
“回头再检查一下地基和固定螺丝。”他对陈工说,“别因为提速影响稳定性。”
陈工应了一声,立刻安排人跟进。
与此同时,培训也在同步进行。刘好仃亲自示范新流程的操作要点,强调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别觉得这是多此一举。”他边做边说,“这些调整都是为了让大家干得更顺手,省力又高效。”
工人们听得认真,有几个年轻人还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被刘好仃当场采纳并记录下来。
“效率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整个团队的事。”他说,“只要大家愿意动脑,愿意尝试,我们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一周后,推广计划正式启动。
整个车间像被注入了新鲜血液,处处都能看到忙碌的身影。有人在更换设备零件,有人在贴流程图,还有人在调试新程序。
刘好仃每天都在各个生产线之间来回跑,哪里有问题就第一时间去处理。
“老张那边的冷却系统改完了?”他在对讲机里问。
“刚完成测试,温度控制比之前稳定多了。”小王回复。
“李浩那边呢?”
“他们班组今天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了,效率提升了将近10%。”
刘好仃听罢,嘴角微微扬起。
他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傍晚时分,刘好仃坐在休息区喝口水,看着远处忙碌的工人。
李浩走过来,递给他一份报告:“这是各班组这两天的数据汇总,效率提升幅度不太一样,有些组进步明显,有些还在适应阶段。”
刘好仃接过报告翻了几页,点了点头:“正常现象,毕竟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回头咱们搞个‘经验分享会’,让效率提升明显的班组讲讲他们是怎么做的,其他组也可以提问题,互相学习。”
李浩眼睛一亮:“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