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有人负责,每次巡检都要有记录,每个异常都要有反馈。这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为了咱们自己。”
讨论环节一开始,气氛还有点冷场,但刘好仃不着急,他提了个问题:“如果现在让你们改进一下车间的通风系统,你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几个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工人也开始发言。有人说可以加装风扇,有人说应该定期清理管道,还有人提出可以安装传感器监测空气成分。
“不错不错!”刘好仃一边听一边点头,“这些都是好建议。我看哪个可以先试点,回头咱们一起评估效果。”
培训进行到中午,大家竟然没人提前离开,反而有不少人主动留下来继续提问。刘好仃一一耐心解答,甚至临时加了一段关于日常环保小技巧的分享。
“其实环保并不难。”他说,“关键是要把它当成一种习惯。比如你洗手关水龙头的时候多拧半圈,省下的水可能不多,但每个人每天多做一点点,积少成多,就是大改变。”
午休结束,刘好仃刚想坐下喝口水,就被几个年轻人围住了。
“刘哥,你说我们提的建议真的能被采纳吗?”其中一人问。
“当然。”刘好仃笑了笑,“我从不画空饼。你们提得好,我们就改,改得好,我们就奖励。环保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咱们所有人的事。”
午后阳光正好,透过窗户照进教室,给每个人的脸上都镀上一层柔和的光。刘好仃看着这群曾经对环保漠不关心的工人们,心里一阵欣慰。
他知道,今天这场培训,已经悄悄在他们心里种下了种子。
培训结束后,刘好仃整理资料时,发现桌上多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刘哥,以前总觉得环保是别人的事,今天听完课才知道,原来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出改变。谢谢你!”
他笑了,随手把纸条折了折,塞进了口袋。
傍晚下班前,刘好仃走出厂区,远远望着那些已经稳定运行的环保设备,心中踏实了不少。他知道,光靠设备还不够,真正的环保,还得靠人。
而今天,他已经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刘哥,今晚庆功宴去不去?”小王探头问。
“去。”刘好仃笑了笑,“不过明天早上六点,我还得来巡检。”
“明白!”小王竖了个大拇指,“您真是劳模中的战斗机。”
刘好仃摇摇头,笑着往门外走。身后,厂区灯光渐次亮起,像是夜空洒落的星辰,温柔而坚定。
他深吸一口气,脚步轻快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