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他点了点鼠标,屏幕上出现一张图表,列出了不同客户类型的购买习惯、信息获取方式和品牌敏感度。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以年轻设计师为核心突破口。”他说,“他们对设计感、品质感要求高,而且愿意为品牌买单。一旦建立起他们的认可,口碑自然会扩散到其他群体。”
这个观点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尤其是王莉,她立刻补充道:“我也觉得这部分人更容易接受新品牌,他们活跃在社交媒体上,影响力大。”
最终,团队达成共识:初期传播将以年轻设计师为主力目标人群,结合建筑行业专业人士作为辅助对象,形成双线并进的传播结构。
解决了方向问题,接下来就是具体执行。
预算有限,这是现实。谁都知道做品牌需要投入,可眼下厂里的资金还得兼顾生产和其他运营,不可能大手大脚。
“那我们就得精打细算。”刘好仃说,“每一笔钱都得花得值。”
团队成员围在一起,做了个简单的ROI模拟评估。短视频平台成了首选,成本低、传播广,适合品牌初期曝光;线下展会则是展示实力的最佳机会,尤其是一场即将在深圳举办的建材展,正好可以借势亮相。
“那就定下来,短视频+展会双管齐下。”刘好仃拍板,“先在线上铺垫声量,再到现场集中释放。”
李明插嘴问:“账号申请了吗?”
“填好了,还没提交。”王莉回答,“等今天会议结束就正式上线。”
大家都笑了,气氛轻松了许多。
最后一件事,是排时间表。
春节越来越近,很多合作方都会提前放假,响应速度也会变慢。如果不早点动手,节后复工就得从头再来。
“我们必须赶在年前把基础工作做完。”刘好仃说,“节前两周启动所有关键对接,节后第一天就能动起来。”
他在日程表上标出几个重要节点:
1月15日前完成短视频内容初稿
1月20日前与展会筹备组完成内容同步
1月25日前发布第一条品牌短视频
1月30日前完成首批媒体通稿投放
每项任务都明确了责任人,并设置了每日进度跟踪机制。
“我知道这段时间大家都不轻松,”刘好仃看着大家,“但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不能停。”
他顿了顿,语气缓了下来:“品牌这件事,不是一锤子买卖。它像一棵树,得慢慢养,年年修枝,才能长得好。”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