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被人看见似的。
小张把这张纸递给刘好仃:“你看这个。”
刘好仃接过一看,笑着摇头:“现在的年轻人啊,胆子大得很。不过也好,说明他们心里有想法。”
“要不要考虑加点进阶课程?”小张问。
“先打好基础再说。”刘好仃收起纸条,“等第一批培训结束,我们再根据反馈调整课程内容。”
接下来几天,刘好仃带着团队开始敲定培训时间表。白天要安排白班员工上课,晚上还得兼顾夜班工人。可现实情况是,夜班工人大多疲惫不堪,很难集中精力听课。
“这样不行。”刘好仃看着排课表叹气,“得换个方式。”
他灵机一动,决定将部分课程录制成视频,供员工自行观看学习,并配合线上测试巩固知识。这样一来,夜班工人也能利用休息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你们看看这个方案行不行?”他在群里发了消息。
很快,回复陆续来了。有支持的,也有提出疑问的。有人说:“视频会不会太枯燥?”有人说:“能不能加点互动环节?”
刘好仃一一回复,最后在日历上圈出8月15日,备注写着“讲师预约截止日”。他知道,培训计划的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不能急躁冒进。
那天傍晚,他坐在阳台上,手里端着一杯茶,望着远处的灯火。晚风轻轻吹过,带来一丝凉意。他翻开笔记本,看着密密麻麻的计划表,心里踏实了不少。
“其实培训最难的不是课程设计,而是如何让人愿意学。”他喃喃道。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王莉发来的消息:“你上次说的那个‘透明的温度’企业文化文章,要不要加上这次培训的内容?”
他想了想,回了一句:“可以,不过得等我把这批数据整理完再说。”
放下手机,他重新打开电脑,继续完善培训模块清单。突然,他想起早上看到的一张问卷——上面写着:“想学机器调试但不敢说”,字迹潦草却用力极重。
他盯着这句话看了很久,心里泛起一阵波澜。
“有时候,不是员工不想进步,而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需求。”他轻声说。
玻璃厂这些年一直在发展,设备也在不断更新,但真正推动变化的,从来都不是冰冷的机械,而是那些在一线默默努力的人。
“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能发光。”他合上笔记本,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准时来到会议室,桌上已经摆好了初步的培训计划草案。他翻开文档,逐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