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发了吗?”
“发了,在群里公告了三次。”
“那他们为什么不参加?”
“听说那天下午临时加了一单紧急检测任务。”
刘好仃放下杯子,叹了口气:“培训不能光靠打卡,得让他们觉得有用才行。”
他想了想,拿起电话拨通了质检组组长的号码:“老陈,中午饭后能不能抽十分钟,我请你喝杯咖啡,顺便聊聊工作的事?”
中午,两人坐在休息区的角落,刘好仃端着两杯速溶咖啡,递了一杯给老陈。
“老哥,我知道你们忙。”他开门见山,“但这次培训真不是走过场,特别是新设备的误差识别功能,你们要是掌握了,能省不少时间。”
老陈喝了口咖啡,犹豫了一下:“我们不是不想学,是怕耽误生产任务。”
“这样吧。”刘好仃掏出笔记本,“我把重点内容整理成一份简报,你们组每人一份,下班后花十分钟看看就行。”
“行,那没问题。”老陈点点头。
临走前,刘好仃特意看了眼质检组那边的进度表,果然发现那张空白的签到表被人悄悄补上了名字。
第三天上午,刘好仃正在巡查各班组的培训情况,突然接到培训室的电话。
“刘哥,二号班组的人有点情绪,不太配合复训。”
他赶到现场,看到几个员工围在角落里,脸上写满了不耐烦。
“刘哥,我们不是不愿意学,是觉得太简单了。”一个叫赵强的员工说,“我们干了这么多年,这些基础操作早就会了。”
刘好仃没说话,只是走到操作台前,按下录制键:“赵师傅,你来演示一遍切割流程,我录下来,咱们一起看看。”
赵强愣了一下,但还是走上前,熟练地启动设备,开始操作。
可录像回放时,刘好仃却指出了三个细节错误:“你看,这里角度偏了半度,切出来的玻璃边缘会毛糙;还有这里,冷却时间少了五秒,容易导致内部应力不均。”
赵强的脸慢慢红了,低下头,没再说话。
“我不是批评你。”刘好仃语气缓和了些,“而是想告诉大家,有些习惯性动作,我们自己都没意识到有问题。”
他转身面向所有人:“接下来几天,我们改个方式——一对一实操+录像点评。你们可以互相挑毛病,也可以给我提建议。”
气氛渐渐缓和下来,有人开始主动提出疑问,还有人自告奋勇要求第一个再练一次。
第四天傍晚,刘好仃走出培训室,夕阳照在他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