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刘哥,我那点知识都是几年前学的,而且还是基础内容……”
“没关系。”刘好仃拍拍他的肩膀,“咱们先照着最新的《工业安全生产规范》手册来,有不懂的地方大家一起查、一起学。”
小王点点头,接下了任务。
接下来几天,厂里多了不少忙碌的身影。有人忙着整理旧资料,有人跑去书店买回厚厚一摞参考书,还有人专门去别的厂区参观学习。刘好仃也没闲着,他亲自参与了玻璃切割车间的操作流程设计。
“这个防护罩必须加装。”他指着机器的一侧,“上次那个事故就是因为手滑进了切割口。”
“可是刘哥,”一位老技工皱眉,“加了这个,效率会慢不少。”
“我知道。”刘好仃点头,“所以我决定,在试行期间,不考核效率指标,只看执行情况。”
“真的假的?”那位技工愣了一下。
“当然是真的。”刘好仃笑了笑,“安全第一位,效率可以慢慢提升。”
车间里顿时响起一阵轻松的笑声。
不过,推进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
在确定全厂安全责任划分方案时,几个部门负责人就开始推诿扯皮。有人说自己部门太忙,没时间负责额外事务;也有人直接表示“这不是我的职责范围”。
“你们说得没错。”刘好仃在会议上说,“但安全这件事,没有谁是旁观者。”
他拿出一份表格,上面详细列出了每个岗位的职责范围和潜在风险点。
“这不是让我多干活。”他指着其中一条,“这是让大家清楚,哪些事该你管,出了问题也不能糊弄。”
最后,他加了一句:“安全绩效也会纳入年终评优的考核项。”
这句话一出,现场安静了几秒,然后陆续有人点头同意。
签字环节进行得很顺利,只有行政主任签字时钢笔漏墨,在纸上留下了一个黑色污点。
“没事,换张纸签就行。”那人笑着说。
刘好仃没说什么,只是看着那份签完的文件,心里踏实了些。
傍晚下班前,他回到办公室,打开抽屉准备放资料,忽然看到一张泛黄的旧报告,夹在一堆文件里。
角落上写着两个字:“未结案”。
他皱了皱眉,把报告拿出来仔细看了看,发现是三年前一起安全事故的调查记录。当时因为证据不足,最终不了了之。
“原来是这个。”他低声说。
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远处的车间灯火通明,机器运转的声音隐约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