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办公室窗前,手里拿着一支马克笔,笔帽已经被他拧下来又盖上无数次。窗外的风不大,但吹得文化墙上的布条哗啦作响。那是昨天刚钉上去的第一块展板,上面贴着1997年建厂时的老照片。
“小王来了没?”他问门口站着的小工。
“来了来了!”小王抱着一沓表格冲进来,额头上还沾着一点粉笔灰,“我刚把活动主题定稿写在黑板上了。”
“‘透明·坚韧·共筑未来’?”刘好仃念了一遍,“听起来有点像玻璃广告词。”
“那您当时怎么说出来的?”小王笑着反问。
“因为咱们厂子啊,就像玻璃一样,看得见、摸得着,不怕风吹雨打。”刘好仃拍了拍桌子,“而且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扛,是大家一起撑起来的。”
小王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记下:“关键词:真实、团结、共同成长。”
“对了,财务那边怎么说?”刘好仃问。
“他们说预算得详细列清楚,不能光写‘买点布置用的东西’。”小王翻出一张表格,“我已经按场景分好了类,包括物料清单和用途说明。”
“干得不错。”刘好仃接过表格看了看,忽然指着最后一行,“这句‘如预算不足,可考虑旧物料再利用’是谁写的?”
“我写的。”小王有点不好意思,“我觉得咱们现在搞文化建设,也不能铺张浪费。”
“你这个思路很好。”刘好仃点头,“咱们不是要办多豪华的活动,是要让大家都觉得‘这是我们的事’。”
正说着,会议室那边传来一阵笑声。
“看来大家已经开始热络起来了。”小王笑着说。
两人走进会议室,里面已经坐了几个人,有行政部的小张、车间班组长老李,还有几个年轻的员工代表。桌上摆着几杯水,墙上挂着一块白板,上面写着今天的议题。
“来晚了吧?”小张笑道,“我们刚刚还在讨论要不要搞个卡拉OK比赛。”
“别,千万别。”刘好仃摆手,“上次团建唱歌,你们忘了谁唱破音了吗?”
众人哄笑起来,气氛轻松了不少。
“今天我们主要做三件事。”刘好仃拿起马克笔,“第一,确定活动主题与核心理念;第二,规划流程并分配任务;第三,确认物资清单和宣传计划。”
“先说第一个。”小王打开投影仪,“根据调研数据,员工最关心的是归属感、沟通渠道和节日活动。”
“所以我们要围绕这些来做文章。”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三个关键词:团结、归属、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