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工冷却区,保证主线不停。”
维修班那边很快调派人手,准备材料。刘好仃亲自监督施工,一边指挥一边还不忘调侃几句:“这风机比我儿子还老,修一次能撑半年就不错了。”
施工期间,他注意到一台老旧风机发出异响,像是齿轮卡住了似的。
“等会儿修完记得查查这台。”他对维修班长说,“别让它哪天突然罢工。”
四小时后,改造完成。冷却区效率明显提升,原本需要两个班组轮换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一个班就能搞定。
质检组那边却有点不太服气。
“我们已经最快了。”组长在会上语气强硬,“你们说快,怎么快?”
“我有个建议。”刘好仃没跟他争,“咱们搞个‘质检前移’,把一些基础检测放在生产线上同步进行,不用等整批下来再查。”
“那要是发现问题怎么办?”
“那就当场解决。”刘好仃笑了,“省掉来回搬运的时间,还能提高成品率。”
会议结束后,质检组组长闷闷地离开,脸上看不出情绪。
刘好仃也没多说什么,他知道改变习惯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几天后,新流程上线。冷却定型效率提升20%,搬运等待时间缩短30%。虽然还有不少细节需要打磨,但至少开了个好头。
那天晚上,刘好仃一个人留在办公室,翻看最新的生产报表。窗外风有点大,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为他鼓掌。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
今日成果:
冷却定型效率提升
质检前移试点启动
搬运流程简化初见成效
刚写完,小周推门进来,手里抱着一叠文件。
“刘哥,你看这个。”她把一份报告递给他,“三号车间的碎裂率下降了!”
刘好仃接过一看,果然,原本8%的数据降到了4.6%。
他抬头看了眼小周,嘴角忍不住上扬:“干得不错。”
“还不是靠你带的好头。”小周耸耸肩,走到窗边拉开窗帘,“外面下雨了。”
雨水顺着玻璃滑落,在灯光下泛着微光。刘好仃望着窗外,心里踏实了不少。
“明天早会,继续推进质检前移。”他说。
“没问题。”小周应了一声,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她走到门口时,打印机忽然“咔哒”一声,吐出一张纸。
刘好仃走过去拿起来一看,是张旧表,上面标注着“某月碎裂率异常”,地点还是三号车间,时间是去年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