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不难嘛。”小李挠挠头,“只要有人带头,大家都愿意配合。”
“关键是怎么分类。”王师傅插话,“总不能全堆一块儿吧?”
“这个问题问得好。”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个简单的结构图:
知识分类框架
技术操作
问题解决
经验传承
“技术操作是标准流程,问题解决是突发状况应对,经验传承则是那些‘只有老师傅才知道’的秘诀。”他说,“每个类别下再细分,比如技术操作可以按工序来分,问题解决按常见故障来分。”
“那谁来负责这些内容?”二车间班长问。
“每个班组选一个负责人,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开始整理。”刘好仃回答,“小林负责汇总和分类,我来协调资源。”
“那要不要统一格式?”小林问。
“不需要。”刘好仃摇头,“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东西留下来,形式可以灵活。你要是喜欢视频记录,那就录;你要是习惯写笔记,那就写。”
“如果我们把老师傅的操作录下来,是不是更好?”小林忽然冒出一句。
“这个想法不错。”刘好仃眼前一亮,“等后面建知识库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加入视频模块。”
午饭过后,刘好仃回到办公室,开始起草《知识采集流程草案》。
他一边敲键盘,一边回想上午的会议内容。
“第一步,确定知识范围……”他在文档开头写道。
接着是采集方式、责任人分工、初步评审机制……
写着写着,他停顿了一下,在文档末尾加了一行备注:
建议后续加入可视化图表辅助理解。
他合上电脑,伸了个懒腰。
窗外,阳光依旧明媚,风穿过厂区,吹动了挂在走廊尽头的一面破旧横幅——那是去年质量月贴的标语,现在已经褪色了。
刘好仃看着那横幅,忽然想到一件事。
他拿起电话拨通小林:“你那边有没有相机?”
“有啊,手机就能拍。”小林答。
“那你下午去趟车间,帮我录一段王师傅调压的过程。”
“真要录了?”小林惊讶。
“试试看。”刘好仃笑了笑,“说不定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段知识视频。”
夜幕降临,办公室只剩刘好仃一个人。
他坐在桌前,翻看着白天收集来的各种笔记、草图、便签纸。
有的字迹工整,有的潦草得像密码,还有一张纸上画着一只卡通猫,旁边写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