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一边说一边递来一份报表,“上周整体生产效率提升了8.3%,尤其是三班的表现特别突出。”
刘好仃接过报表,点点头:“不错,看来大家是真的把文化理念融进去了。”
小周笑着说:“您该高兴才是。”
“我是挺高兴。”刘好仃指着桌上的报告,“不过,我也开始有点担心了。”
“担心什么?”
“文化是根,技术是枝。根扎稳了,枝不长,树也长不大。”
小周听出了他的意思,皱眉道:“您的意思是……我们现在技术方面有问题?”
刘好仃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那份行业报告推过去:“你自己看看。”
小周低头扫了几眼,脸色慢慢变了。
“这些都是……新材料?”他抬头问。
“对。”刘好仃点头,“而且人家已经在用了。”
“那我们呢?”
“我们还在用十年前的设计。”刘好仃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沉重,“再这样下去,等客户都去找别人下单了,我们连抱怨的机会都没有。”
小周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说:“刘哥,我觉得我们可以试试。”
“试试什么?”
“试试技术创新。”
刘好仃看着他,眼神里多了一分欣赏:“你想怎么做?”
“我不知道具体怎么做。”小周老实地说,“但我愿意学,也愿意带大家一起学。”
刘好仃笑了:“这就够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正在施工的新厂房。
“其实我一直觉得,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但它不能替代硬实力。”他说,“就像一个人,有气质、有修养很重要,但如果没有本事,照样会被社会淘汰。”
小周站在他身后,听得认真。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股文化的劲儿,用在技术创新上。”刘好仃转身面对他,“我们要让技术也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信仰。”
小周用力点头:“明白!”
“先别急着表态。”刘好仃拍拍他的肩膀,“下周我带你去参加一个技术展,你帮我记录一下,看看哪些东西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好!”小周眼里闪着光。
刘好仃看着他,心里踏实了些。
他知道,这条路不会轻松。
他们面对的不只是技术瓶颈,还有经验不足、资源有限、认知差距……但只要有人愿意迈出第一步,就总会有希望。
他回到办公桌前,把那份报告收进抽屉,又拿出了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