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刘好仃点了点头,“这个技术咱们记下来,回头重点研究。”
阿梅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那我这边继续对接材料供应商,看看哪家能在价格和服务上给咱们最优方案。”
“我这边再细化一下设备改造的时间节点。”老张补充道,“最好能避开旺季,别影响交货。”
“没问题。”刘好仃笑了笑,“咱们现在不是瞎子摸象了,是有方向、有目标地往前走。”
窗外的风有点大,玻璃窗发出轻微的嗡鸣声。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在桌面画出几道细长的光影。
大家各自忙开了。
小周开始整理那份新技术的资料,顺手做了个PPT大纲;阿梅拨通了第一个供应商的视频会议链接;老张则带着图纸去了车间,准备实地测量几处关键设备的尺寸。
刘好仃没急着做事,而是站在窗边,看着楼下厂区里穿梭的叉车和忙碌的员工们。
他知道,创新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
它需要一群人一起想、一起试、一起扛。
而他们现在,正在迈出第一步。
“刘哥!”小周忽然从屏幕后探出头,“我刚收到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有个材料供应商愿意免费提供一批小样,让我们做测试用!”
“嚯,这么大方?”
“说是看中我们厂的潜力,想长期合作。”
“那可得好好珍惜人家这份信任。”刘好仃笑着拍了拍小周肩膀,“赶紧安排人去接货,测数据的时候仔细点。”
“明白!”
阿梅也凑过来:“我这边也谈妥了一个技术支持协议,对方答应派技术员来厂里做培训。”
“干得漂亮!”刘好仃竖起大拇指,“看来咱们这次真不是纸上谈兵,是实打实在动起来了。”
整个办公室渐渐热闹起来。
有人打电话确认物料清单,有人在群里发测试安排,还有人在黑板上画流程图。
刘好仃回到座位,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下一句话:
“创新不是颠覆,而是积累后的突破。”
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每一步都走得稳当。”
窗外的风还在吹,百叶窗随风轻晃,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茶水间的门又被推开,一阵咖啡香气飘了进来。
“刘哥!”小周举着手机冲进来,“那个新技术厂家回复了,说下周可以来厂里演示!”
“好!”刘好仃站起身,眼睛亮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