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查得怎么样了?”
“还在追。”刘好仃看了他一眼,“这事不能放。”
周三上午,会议室桌上铺满了各种评分表和供货记录。
“这是我整理出来的初步名单。”阿梅推了推眼镜,“红色是淘汰候选,黄色是待观察,绿色是核心。”
“这个D厂,分数最低。”老李指着一个名字,“但它居然还能一直供货?”
“我查了下采购记录。”小周调出系统页面,“每次都是临时补单,而且价格偏高。”
“这就是漏洞。”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圈出几个关键词:重复供货、虚高报价、无预警缺货,“这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没人去理。”
王姐翻着手中的档案,轻声道:“其实我们也知道有些厂子不行,但总想着‘能用就先用’,结果越拖越复杂。”
“现在不能再拖了。”刘好仃语气坚定,“从今天起,所有供应商必须经过评分筛选,不合格的一律停用。”
“那备用供应商呢?”阿梅问,“你之前提过的机制,要不要同步推进?”
“当然。”刘好仃点头,“每个关键物料至少配一个备用,以防万一。”
“那是不是可以考虑让部分备用厂参与试运行?”阿梅补充道,“这样既能测试他们的能力,也能降低切换风险。”
“好主意。”刘好仃笑了笑,“就这么办。”
周四下午,小周正对着电脑敲字,忽然愣住。
“你们看这个。”他把屏幕转过来,“这家E厂,连续三个月评分都不及格,但它的订单记录却越来越多。”
“这不是正常现象。”老李皱眉,“按理说评分差的厂子应该被淘汰才对。”
“除非……”阿梅顿了一下,“有人刻意绕过了评估机制。”
“所以问题不只是制度缺失。”刘好仃站起身,走到窗边,“还有人为干预。”
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
“我去找采购部聊聊。”他说完便往外走。
王姐看着他的背影,低声说了句:“这事恐怕比想象中复杂。”
“复杂也得理清楚。”阿梅回了一句,“不然这套评分体系就没意义了。”
周五早上,刘好仃带回了一份新的资料。
“这是近三年的采购审批记录。”他把文件摊开,“有些订单,连审批人都不知道是谁批的。”
“什么意思?”小周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意思就是——”刘好仃目光沉稳,“有人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