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应该是既懂点数据,又愿意了解制造流程的学生。他们不一定非得是学玻璃的,但得愿意动手、愿意学。”
“嗯。”刘好仃点头,“那你回去整理一下目标院校名单,重点圈出那些有智能制造、材料工程、工业设计这些专业的学校。”
“明白。”
回到厂里,已经是中午。刘好仃没急着吃饭,而是直接去了会议室。墙上贴了一张新海报,是小王昨晚做的,标题写着:“匠数计划——寻找未来的玻璃匠人”。
底下还有一句副标:“用经验传承技艺,用数字创造未来。”
刘好仃看了眼,嘴角微微上扬。他走到投影仪前,插上U盘,打开PPT首页,上面写着几个大字:
玻璃厂的故事
他转头对已经在场的老李说:“等会儿开个短会,让大家都来看看,我们不是在换人,是在升级。”
老李坐在角落里,叼着根牙签,没说话。
会议开始后,刘好仃简单介绍了这次校招的背景和目标,然后展示了“匠数计划”的初步框架图:左边是经验传承区,右边是数字技能区,中间是一个桥梁型人才的成长路径。
“我们的老师傅,不只是干活的,以后还要带徒弟。”他说,“不光是手把手教,还要把经验写下来、录下来,放进系统里,让后来的人能学。”
老李听着听着,慢慢把牙签吐了出来,低声说了一句:“要是真能把我们的经验教出去,也算没白干这一辈子。”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会儿,窗外的风轻轻吹动窗帘,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接下来几天,我们要准备宣讲内容。”刘好仃环视一圈,“你们谁愿意来当讲师?”
没人说话。
“没人?那我点了啊。”他笑着指了指老李,“你第一个,讲讲怎么从一张图纸看出整块玻璃的脾气。”
老李瞪了他一眼:“你这是给我找活呢。”
“对,给你找活。”刘好仃笑得更欢了,“你不想你的手艺失传吧?”
“废话。”老李嘟囔一句,但也没拒绝。
气氛渐渐热起来,大家开始讨论起宣讲内容的分工和细节。有人提出能不能加点互动环节,比如现场演示玻璃切割,或者让学生自己尝试调整参数。
“这个好。”刘好仃点头,“让他们知道,玻璃不是冰冷的,是有温度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会议结束时,太阳已经偏西。刘好仃走出会议室,看到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