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车间门口,望着远处的天际线发呆。夕阳把云层染成了橘红色,像锅里煮沸的糖浆,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肚子,想着食堂今天是不是也炒鸡腿。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小王发来的信息:
【积分系统初稿已完成,明天打印出来给大家过目】
他回了个“好”字,目光落在地上一张纸片上。那是张国外玻璃展会的宣传单,边角有些卷起,像是被人翻看过很多次。他弯腰捡起来,手指摩挲着上面的英文和图片,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厂里的技术已经稳定下来,人才机制也初步成型,下一步,该往哪儿走?
风从背后吹来,带着一股机油味儿,还有点凉。
他转身走进车间,脚步比平时慢了些。
会议室的灯亮着,投影仪还没关,屏幕上还挂着那张成长曲线图。不同颜色的线条交织在一起,有的陡峭,有的平缓,但都在往上爬。
刘好仃坐到主位上,看着这幅图,心里踏实了不少。他想起刚才那张展会宣传单,脑海里浮现出一个词——
国际化。
这个词在他脑子里转了几圈,最后稳稳地落了下来。
“走出去。”他轻声说。
门开了,小王抱着平板走了进来。
“师傅,数据都整理好了。”他说,“下周开会的话,我可以做个简报。”
“嗯。”刘好仃点点头,“不过……我们得换个方向。”
“换方向?”
“对。”刘好仃抬头看他,“你觉得,咱们现在这套培训体系、激励机制,能不能复制到别的地方?”
小王一愣:“您是说……出口产品?”
“不止。”刘好仃笑了笑,“我想的是,让这套东西走得更远一点。”
小王眨眨眼:“您这是要搞国际化啊?”
“试试看。”刘好仃说,“咱们不能只盯着本地市场,得看看外面的世界。”
小王沉默了几秒,忽然笑了:“您这思路跳得够快的啊。”
“不是我跳得快,是你们干得太稳。”刘好仃拍拍他的肩膀,“既然能带出一批人,为什么不能带出更多?”
小王没说话,低头看了眼手里的平板,屏幕上还是那些成长曲线图,可现在看起来,似乎多了一点别的意味。
“行吧。”他耸肩,“那我先搜集点资料?”
“对。”刘好仃点头,“先了解情况,再做打算。”
小王转身要走,又被叫住。
“还有件事。”
“您说。”
“下周开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