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字,若有所思地说:“这样确实能减轻不少负担。我们可以先把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三个国家的数据拎出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共性。”
“好主意。”小王开始重新整理文档,“我可以做一个对比分析表,把销量和反馈结合起来看。”
“那技术这边呢?”有同事问。
“技术这块,重点关注客户提到的产品使用环境,特别是气候差异带来的影响。”刘好仃说,“咱们的产品标准不是越严越好,而是越适配越好。”
他顿了顿,补充道:“就像做饭,火候太大,菜就糊了;火候不够,又不熟。咱做产品,也是这个理。”
这句话让会议室里的气氛轻松了些,有人笑了笑。
“那我们就按这个方向调整。”小王合上笔记本,“回头我发个初步模板给大家参考。”
“辛苦你了。”刘好仃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忘了,评价不是终点,而是下一步的起点。”
小王点头:“明白,这就像打游戏,过完一关还得接着闯下一关。”
“说得对。”刘好仃笑了,“咱们现在,就是刚过完第一关。”
会议继续进行,大家开始分工整理资料。刘好仃回到座位上,翻开了自己的笔记本,写下一行字:
标识优化——客户反馈:耐候标识不清
他盯着这行字看了几秒,心里隐隐觉得,这个问题背后可能藏着更大的机会。
窗外,天色已经开始转暗,远处的厂房灯火渐次亮起,像是星星落在了地上。
小王突然抬起头:“对了,刚才我在整理泰国客户的反馈时,发现一个问题。”
大家都看向他。
“有一个客户提到,他们在安装我们玻璃的时候,误以为抗风等级不够,临时换了方案,导致工期延误。”小王皱眉,“其实我们的玻璃完全符合当地标准,但他们没看懂标识。”
“也就是说,我们做得好,别人却不知道?”老张苦笑。
“不只是不知道,”小王补充,“可能是表达方式不对。”
刘好仃听完,轻轻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在笔记本上又加了一句:
标识设计需本地化理解
他知道,这不是一个小问题。产品再好,如果用户看不懂怎么用,那跟没做好也没区别。
“这事我来盯。”他最后说了一句,便起身走向窗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外面的风吹得树影摇晃,像是某种节奏,催促着他们不断向前。
会议室里,讨论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