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不够顺畅’。”
“那墨西哥员工呢?”
“他们大多数选了‘不确定’。”小林顿了顿,“有一段留言特别有意思——‘我觉得你们很好,但我还是不太敢开口。’”
刘好仃听完,轻轻点了点那份报告的页脚:“语言墙。”
“嗯?”
“我们以为大家能听懂彼此的话就够了,其实不是。”他说,“语言不只是工具,它还是一种安全感。”
小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总结会议那天,会议室里的气氛有些微妙。
“现在培训结束了,效果也不错。”一位管理层代表摊开手,“我看没必要再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了。”
“是啊,员工稳定率也没下降。”另一位附和,“不如把预算投入到生产线上。”
刘好仃没急着反驳,而是打开投影,调出之前的数据图表。
“表面上看,一切都在好转。”他指着屏幕上的曲线,“但如果我们只看表面,就等于回到了最初的状态——制度执行 ≠ 员工认同。”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
“文化不是口号,也不是一次活动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行为习惯,是信任的建立,是每天都要做的选择。”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
“所以,我提出一个‘文化融合深化计划’。”刘好仃继续说道,“包括设立双语沟通角、跨文化导师制,以及定期组织小型协作项目。”
“怎么操作?”有人问。
“很简单。”他笑了笑,“比如,每周安排一次咖啡时间,由不同国家的员工轮流主持;或者让老员工带新员工,一对一交流。”
“这会不会太理想化了?”
“也许吧。”刘好仃耸肩,“但理想不是坏事,只要我们一步步来。”
会议室里响起几声掌声,虽然不算热烈,但足以让人感受到一丝温度。
几天后,刘好仃在车间巡视时,看见陈文强正在教一名墨西哥员工使用测量仪。
“这里要垂直放进去,不然读数会不准。”陈文强一边演示,一边用夹杂着西班牙词汇的英语解释。
那名墨西哥员工点点头,接过仪器,小心翼翼地试了一遍。
“怎么样?”刘好仃走过去问。
“比我想象中容易多了。”那人笑着回答,“而且他讲得很清楚。”
刘好仃看了眼陈文强,后者只是微微一笑,低头调整了一下设备。
“你小子越来越像个小老师了。”刘好仃拍拍他的肩膀。
“我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