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于温暖一点的配色,比如橘红或者浅黄,感觉更有亲和力。”
两人各执己见,气氛有些紧张。
刘好仃没说话,只是低头翻看之前收集的客户反馈数据。片刻后,他抬起头:“有没有可能,既专业又温暖?”
“什么意思?”小林问。
“主色调用深灰蓝没问题,但辅助色加点暖色。”刘好仃随手在纸上画了一个草图,“这样既有工业感,又有温度,不会显得太冷。”
“这个思路不错。”小林点头,“我可以做个方案出来。”
“我也同意。”陈文强看着图纸,“其实只要整体统一,细节上调整空间还是很大的。”
刘好仃笑了笑:“品牌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而是一道综合应用题。”
他把那张纸夹进笔记本,顺便扫了一眼封面——“XX玻璃厂”四个字赫然在目。他犹豫了一下,轻轻划去,旁边画了个问号。
没人注意到这个小动作。
“现在外在的东西有了框架,那内在怎么做?”质检部的老李终于开口,“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符合品牌形象?”
这个问题让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品牌不是贴墙上的口号。”刘好仃缓缓说道,“是我们每天做事的方式。”
他顿了顿,举了个例子:“就像前几天你说的那个返修率低但满意度不高的事。不是我们做得不好,是客户没感受到我们在努力。”
老李点点头:“所以关键不是做了什么,而是让人看见你在做。”
“对。”刘好仃笑了,“所以我们得制定一套《岗位品牌行为指引》,让每个岗位都知道,怎样做才算是‘可靠’‘专业’‘有温度’。”
“听起来像是员工手册升级版。”小林笑着说。
“差不多。”刘好仃点头,“但不只是规则,更是习惯。”
他翻开笔记本,把“可靠 = 及时回复 + 主动沟通”这句话写了下来,然后抬头看了看窗外。
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照在每个人身上,暖洋洋的。
“好了。”他合上笔记本,“接下来一个月,我们要完成三件事:第一,完善品牌核心价值体系;第二,确定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方案;第三,起草岗位品牌行为指引。”
“明白。”众人齐声回应。
“别急,稳着来。”刘好仃站起身,拍了拍桌子,“我们不是要一夜之间变成明星企业,而是要一步步建立起别人愿意记住的形象。”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掌声,不算热烈,但足够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