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的客户反馈,这样就不会遗漏。”
“听起来不错。”小王点头,“那这个系统谁来设计?”
“我来。”刘好仃笑着说,“我这两天就在电脑上画原型图,你们可以提建议。”
小林在一旁记录,突然指着一页资料说:“刘哥,这里有个客户,备注写着‘连续五次购买X-187,但从未参与过回访’。”
“哦?”刘好仃接过资料看了看,“张工?西北那边的?”
“对,项目现场那边的。”
“那他应该就是我们要找的试点客户之一。”刘好仃把名字圈了出来,“这种客户,下单频繁,但几乎没有互动,说明我们服务不到位,也说明他可能只是习惯了被动接受。”
“那我们要怎么服务他?”小林问。
“先了解他的偏好。”刘好仃翻开自己的笔记本,“比如他喜欢什么沟通方式,有没有技术问题需要支持,有没有合作建议想提。”
“你是说,我们要主动找他?”老李有点惊讶。
“当然。”刘好仃笑了笑,“客户不是等我们去找的,是我们要去找的。”
会议室一时安静下来,大家都在消化这个想法。
“那我们先从五个客户开始试点。”刘好仃环视一圈,“一个长期沉默的,一个高频反馈的,一个多次复购的,一个新客户,还有一个……”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那张贴着“X-187边缘问题”的便签纸上。
“还有一个是产品问题反馈者。”他补充道,“我们要让客户知道,他们的声音,我们听到了。”
小林点点头,开始在电脑上新建一个表格,命名为:“客户个性化服务追踪表_v0.1”。
“表格里要包括客户基本信息、历史沟通记录、产品使用情况、服务偏好、当前问题等。”刘好仃一边说一边指导,“每个客户都要有自己的档案。”
“这会不会太复杂了?”阿芳有些担心。
“复杂是为了更精准。”刘好仃语气坚定,“我们不是在做流水线,是在做关系。”
会议室再次安静下来,这次是因为大家开始认真思考这件事的意义。
“那我先去联系张工。”小林站起来,“看看他愿不愿意参与我们的试点。”
“等等。”刘好仃拦住她,“先不要说试点,就说我们想更了解他的需求。”
小林点头,转身离开。
刘好仃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阳光,心里有种踏实的感觉。
“客户不是数据,是人。”他轻声说。
老李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