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认知、连接
“我们的产品没问题,质量也达标了,但现在的问题是——没人知道我们变了。”他转身面对大家,“我们要做的,不是换配方,而是换说法。”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做三件事。”刘好仃继续道,“第一,重新梳理客户画像,明确哪些人是我们真正该服务的对象;第二,调整宣传方式,让我们的产品被更多人看见;第三,尝试与设计师、家装平台合作,推出更有辨识度的新系列。”
老李皱眉:“可这些事,都不是我们车间能决定的啊。”
“没错。”刘好仃笑了,“所以我们得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怎么玩。”
当天下午,刘好仃带着阿芳和小林,去了城南一家新开的家装体验馆。
这家店主打年轻化设计,装修风格极简现代,玻璃制品摆得整整齐齐,每一块都像是艺术品。
刘好仃走进去的时候,目光就被一面墙吸引了。墙上贴满了不同颜色和纹理的玻璃样品,旁边还配有二维码,扫码就能看到应用场景模拟图。
“你们这款玻璃用了什么工艺?”他指着一块半透明的磨砂玻璃问。
“是我们和本地设计师联名推出的系列款,主打‘光影互动’概念。”店员回答,“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图案和厚度。”
刘好仃点了点头,摸了摸玻璃表面,手感细腻,透光柔和。
他转头对阿芳说:“我们也有这种工艺,只是没人告诉我们,原来还可以这么用。”
阿芳点点头,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
小林在一旁翻着手里的资料,突然说:“刘哥,你看这个品牌,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量是我们的好几倍。”
刘好仃凑过去看了一眼,发现对方的品牌LOGO设计得很简洁,配色明快,视觉冲击力很强。
“我们是不是……太老了?”他低声说。
这句话让几个人都愣了一下。
“不是我们老,”阿芳开口,“是我们没跟上节奏。”
刘好仃笑了笑:“那就跟着节奏走呗。”
回程的路上,刘好仃靠在车窗边,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广告牌。
那些牌子上的玻璃产品,看起来都那么相似,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他忽然想起早上经过车间外墙时,看到那张泛黄的旧海报,上面印着几年前的产品图,字体粗大,配色单调。
他当时伸手抚平了海报一角,像是想留住点什么。
现在想来,也许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