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又有用户参与。”
“不错。”刘好仃笑了,“这个可以加进去。”
阿芳记下这些想法,忽然想到什么:“我们是不是也该有个快速响应机制?比如每次活动结束后,都能收集一线反馈,看看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
“嗯。”刘好仃点点头,在白板上写下“客户反馈快速响应机制”,“这个很重要,不能只靠感觉做事。”
他回头看着大家:“我们要变成一个会呼吸的团队,而不是一台只会运转的老机器。”
气氛活跃起来,连一向沉默的老李都开始发言:“我觉得,咱们可以从门店开始,每天收一点客户的直接评价,哪怕是一句话也好。”
“对。”阿芳补充,“只要坚持下来,慢慢就能看出趋势。”
会议一直持续到中午,每个人都有了明确的任务方向。
午休时间到了,大家陆续起身收拾东西。刘好仃却还在翻那份家装风格变化趋势报告,眉头微皱。
“刘哥,你又不去吃饭?”阿芳走过来。
“等会儿。”他头也不抬,“我再看看这份数据。”
阿芳没再多说什么,只是顺手给他倒了杯水,放在桌边。
他喝了口,继续翻页。报告中提到,近年来年轻人更倾向于“可变式家居”——也就是可以根据需求自由组合、变换功能的空间设计。
他盯着这几个字看了很久,脑子里闪过昨天在那家装店门口看到的竞品海报。
简洁、现代、有层次感。
他忽然觉得,他们的玻璃,不应该只是被装进框架里,而应该成为整个空间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种表达。
他抓起笔,在纸边空白处写下几个关键词:
“可变墙面” “模块化拼接” “个性化打印”
然后他抬起头,对着正在收拾包的小林说:“下午你还跟我去趟市区吗?”
小林愣了一下:“去干嘛?”
“去看看那些年轻人喜欢的家具店。”刘好仃笑了笑,“我想亲自摸一摸,什么叫‘空间感’。”
小林乐了:“行啊,我带路。”
两人简单吃了点饭,就出发了。
路上刘好仃一直在想一件事:过去他们总是想着怎么把产品做好,现在才明白,真正重要的,是怎么把产品讲清楚。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酒香也怕巷子深。
到了一家新开的极简风家具店,店里灯光柔和,装饰干净利落。玻璃制品摆在角落,看起来像是艺术品多过实用品。
刘好仃站在一块玻璃前,伸手轻轻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