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过,其实你们俩的风格,是互补的?”
阿芳愣了下,小林也愣了。
“比如上回那个‘光影艺术墙’的概念,阿芳整理了三个风格方向,小林又加了模块化的点子。如果没有阿芳的系统梳理,小林的创意可能就飘了;如果没有小林的突破性思维,阿芳的方向可能就太保守了。”
他顿了顿,笑着补充:“你们不是对手,是队友。”
饭桌上的气氛慢慢缓和了下来。
小林挠了挠头:“那……我是不是有时候说话太冲了?”
阿芳看了他一眼,轻声说:“你说话是挺冲的,但我也有点太较真。”
刘好仃看着他们,心里松了口气。
饭后,三人沿着厂区的小路走了一段。天边的云彩被夕阳染成了橘红色,像是谁打翻了一盘水果糖。
“其实吧,”刘好仃突然开口,“我觉得咱们这个团队,是时候做点别的事了。”
“别的事?”阿芳问。
“比如……团队建设。”刘好仃说,“不是那种团建旅游,而是真真正正地,让大家坐下来,聊聊自己的想法、压力、期待。”
小林眨眨眼:“你是说,要开个座谈会?”
“差不多。”刘好仃点头,“我想听听你们对工作的看法,也想让大家更了解彼此。毕竟,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阿芳若有所思:“那……你会不会觉得我们太吵了?”
“吵?”刘好仃笑了,“你们不吵,我才担心呢。吵说明有想法,有碰撞。问题是,得吵出火花,而不是吵出火气。”
小林哈哈笑了起来:“刘哥,你这话太有哲理了。”
“我这不是哲理,是经验。”刘好仃拍拍他的肩膀,“干了这么多年,我明白一个道理——一个团队,不怕有分歧,怕的是没人愿意说出来。”
他们走到厂区门口,路灯已经亮了起来,照着地上斑驳的影子。
“下周,我准备开个座谈会。”刘好仃停下脚步,“不强制参加,但希望你们都能来。咱们不谈数据,不谈方案,就谈人,谈心。”
阿芳点点头:“我来。”
小林耸耸肩:“我也来。”
刘好仃看着他们,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但一个好的开始,往往能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回到办公室,刘好仃坐在桌前,打开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几个字:
“团队建设,从心开始。”
他把那张写着“创意≠混乱”的便签纸贴在了笔记本的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