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看得见自己手里的活,但看不见别人的。”
“所以我们要搭桥。”阿芳接话。
“对。”刘好仃点头,“第一步,先解决两个最影响交付周期的环节——原材料信息同步和成品出库调度。这两个地方一通,整个链条就能动起来。”
“听起来不错。”财务部的老王推了推眼镜,“但问题是,这需要投入,尤其是信息平台这块。”
“我明白你的顾虑。”刘好仃笑了笑,“但我们不需要一开始就建一个大平台。我们可以先做个最小可用系统,比如用现有的工具,做一个实时库存看板。”
“用微信小程序就行了吧?”小林突然插嘴,“我前阵子看到有公司做这个,挺方便。”
“聪明。”刘好仃冲他竖了个拇指,“技术不是问题,关键是思路。我们要让信息跑得比货更快。”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然后老王开口:“那具体怎么推进?”
“很简单。”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信息同步、流程简化、责任明确,“先把这两块试点跑起来,过程中发现问题就调整。等我们跑顺了,再扩展到其他环节。”
小林喝了一口咖啡,忽然问:“如果我们要做信息共享平台,是不是得找IT那边合作?”
这句话一出,会议室里空气好像变了点味道。所有人都看向刘好仃。
他没立刻回答,而是走到窗边,看着外面一辆刚刚卸完货的卡车缓缓驶离厂区。阳光照在车身上,反射出一片耀眼的光斑。
“IT那边……”他低声重复了一遍,回头一笑,“那是接下来的事。今天我们只谈眼前。”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就出现在仓库区。他穿了一件旧工装,脚上蹬着一双防滑鞋,手里拎着一个黑色文件夹。
老李看见他来了,笑着打招呼:“哟,刘哥今天怎么亲自下基层了?”
“来看看你们的实际状况。”刘好仃一边说,一边掏出笔记本,“最近忙得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老李叹了口气,“天天跟调度扯皮,早上说能进五吨料,下午又说只能进三吨。库存这边也是,明明显示还有货,结果一查发现早就被人预定了。”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刘好仃问。
“信息不对称呗。”老李摊手,“我们这边录完库存,系统更新慢;他们那边排计划,也不看最新的数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你希望有个什么样的系统?”刘好仃继续问。
“简单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