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
老陈回了个“OK”,还加了个笑脸表情。
刘好仃看着那个笑脸,嘴角也翘了一下。
“这年头,连IT大叔都学会用表情包了。”
三点整,会议室里坐了三个人:小林、阿芳和老陈。
“今天叫大家来,是想说一件事。”刘好仃站在白板前,手里拿着马克笔,“我们现在的系统,能记录客户说了什么,也能追踪他们下了多少单,但有一件事它做不了。”
他顿了顿,转头看着三人,“它记不住客户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这步的。”
阿芳皱眉,“什么意思?”
“比如,客户第一次说玻璃边角太毛,我们改进了工艺,第二次他没提,第三次又提了,但对接人不知道他之前提过,还得重新问一遍。”
小林点头,“对,有时候客户会觉得我们在敷衍他们。”
“所以,我们要让系统记住客户的‘轨迹’。”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客户轨迹”四个字,“不是只看当前状态,而是要看到他们从第一次接触到现在的所有变化。”
老陈推了推眼镜,“你是想做个客户行为图谱?”
“差不多。”刘好仃点头,“但不是那种高科技的AI图谱,是我们能用得上的、能指导回访和生产改进的图谱。”
小林眼睛亮了,“我们可以把客户反馈、订单变化、回访记录、甚至生产记录都串起来,形成一条时间线。”
“对。”刘好仃指着白板,“客户不是突然变好或变坏的,他们是慢慢变化的。我们要做的,是早一点看到他们的变化。”
阿芳沉思片刻,“那我们要怎么整合这些数据?销售、服务、生产的都在不同系统里。”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刘好仃笑了笑,“老陈,你们IT部门能不能做一个初步的数据打通方案?”
老陈点点头,“可以试试,但得先确定我们要追踪哪些关键节点。”
“这个我来列。”刘好仃说,“小林,你负责系统端的逻辑设计,阿芳,你负责业务端的反馈收集。”
三人都点头。
“这不是个大项目。”刘好仃最后说,“但它是个开始。”
会议结束时,天已经有点暗了。
刘好仃站在会议室门口,看着三人离开的背影,忽然想起自己刚进厂那会儿,连电脑都打不开。
现在倒好,居然开始跟人谈什么“客户轨迹”“数据打通”了。
他摸了摸口袋,手机又震动了一下。
还是阿芳的消息:“刘哥,我刚看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