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负责,结果文件就一直卡在系统里。”
“所以啊,”刘好仃环视一圈,“我们不是要优化流程,是要让流程变得清晰、可控、可追踪。”
“听起来像教小孩走路。”小林笑道。
“没错。”刘好仃点头,“刚开始可能走得慢,但只要方向对,就不会走偏。”
正说着,老陈忽然“咦”了一声。
“怎么了?”刘好仃问。
“我在IT资料库里翻到一张旧流程图,还是十年前的。”老陈指着图上几个红圈,“这几个环节标注的是‘已废弃’,但现在还在用。”
“这就怪了。”阿芳凑过去看,“为什么明明废除了,还要继续执行?”
“可能是没人管了,大家就这么习惯性地做下去。”老陈耸肩,“就像有些规矩,一开始是为了防错,后来成了仪式。”
刘好仃沉默了几秒,低声说:“流程不该是负担,而是帮手。如果它变成了绊脚石,那就得动刀子。”
下午两点,流程协调小组正式成立。
刘好仃让阿芳牵头,小林和老陈协助,每周汇总一次各部门的反馈。
“我们第一步,先从改动最小、影响最大的流程开始试点。”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个箭头,“先打通几个关键节点,让大家看到变化。”
“刘哥,有个问题。”小林举手,“有些流程背后其实是人事关系决定的,我们现在动它,会不会有人不高兴?”
“当然会。”刘好仃笑了笑,“但我们要做的是对企业有利的事,不是让人人都舒服。”
“说得对。”阿芳点头,“流程优化不是为了讨好人,是为了提高效率。”
“不过也不能硬碰硬。”老陈补充,“我们可以先从那些明显不合理的地方下手,让大家先尝到甜头。”
“聪明。”刘好仃竖起大拇指,“改革嘛,就得讲究策略。先易后难,先轻后重,稳扎稳打。”
会议结束后,刘好仃走出会议室,外面的风有点凉,但他心里却暖洋洋的。
他知道,流程优化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但再难的事,也总得有人去推一把。
几天后,程序员们开始搭建简易版的流程看板。
刘好仃特意叮嘱:“不要搞得太花哨,能显示流程状态就行。”
“刘哥,我们打算做个颜色标记系统。”一个年轻程序员汇报,“绿色代表正常推进,黄色代表即将超时,红色代表停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