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芳在笔记本上写下一句话:“风险,不是敌人,是镜子。”
刘好仃看见了,笑了:“这话说得比我还明白。”
会议室里人陆陆续续到齐了。
“今天咱们的任务,是把‘国际市场风险图谱’初步搭起来。”刘好仃站在投影幕布前,点了点屏幕,“我们之前出了问题,是因为我们没看到风险。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把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的。”
“刘哥,”市场部的小李开口,“我们怎么确定哪些风险是重点?”
“分类分级。”刘好仃在幕布上写下几个大字,“分区域、分行业、分项目,再分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四个维度。然后,优先级排序。”
“听起来工作量不小。”法务部的王姐皱眉。
“确实不小。”刘好仃笑了笑,“但我们可以从小范围开始。比如,先从我们已经出过问题的地方入手。”
“德国环保标准?”小李问。
“对。”刘好仃点头,“德国那边环保政策突变,导致我们项目受阻。这个教训,我们要记清楚。”
“那中东呢?”阿芳问。
“中东,宗教和文化。”刘好仃顿了顿,“还有客户反馈的包装问题。这不是小事,是信号。”
“东南亚呢?”小张也插话。
“东南亚,劳工标准。”刘好仃语气沉了一些,“我们不能只看成本,还要看合规。劳工法、环保法、税收法,都得懂。”
“那我们怎么懂?”小李问。
“先学。”刘好仃回答,“再找懂的人。”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
“刘哥,”阿芳忽然说,“我之前看到一份资料,说有些国家的劳工法,比欧盟还严格。比如印尼,某些行业,必须有工会代表参与管理。”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合同,还要看当地法律。”刘好仃点头,“风险,不是别人来罚我们,是我们自己没准备。”
“那这个图谱,得定期更新?”王姐问。
“对。”刘好仃看着她,“就像天气预报,不是发一次就完了,是得天天看。”
会议进行到一半,刘好仃忽然起身,走到白板前,在“东南亚劳工标准”旁边写下“ISO认证”。
“我们得考虑申请国际标准认证。”他说,“不是为了炫耀,是为了合规。”
“ISO?”小张愣了下,“我们厂里现在用的是国内标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是因为我们还没走出去。”刘好仃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