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在报告第一页画了个笑脸。
阳光落在她手背上,像是那个笑脸真的在发光。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团队进入了“呈现模式”。
阿芳带着调研组开始设计调查问卷,语言简洁、问题精准,还特意加了几个趣味小题,提高参与率。
小张负责联系国外合作方,一个一个沟通,解释调查的意义,甚至专门录了个小视频,用德语、葡萄牙语、日语分别说了一遍。
“我这德语发音都快成绕口令了。”小张一边录一边苦笑。
“但人家听着亲切。”刘好仃拍了拍他肩膀,“文化认同,有时候就差一句‘你好’。”
刘好仃自己也没闲着,他翻看了之前所有的活动记录、反馈视频、合作方留言,整理出了一份厚厚的分析报告。
他在报告里写道:“文化融合不是一场表演,而是一次次真实的互动。我们不是在‘展示’文化,而是在‘交流’文化。”
报告里还附了几张图表,是不同国家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评分。德国那边最高,巴西次之,日本稳中有升,只有法国那边分数偏低。
“法国那边反馈说我们的宣传太‘安静’了。”阿芳皱眉,“他们希望更有艺术感。”
“那我们就再‘换装’一次。”刘好仃笑了笑,“给法国来点‘浪漫’。”
小张一边打字一边嘀咕:“这文化融合,咋像在给不同国家量身定制衣服?”
“差不多。”刘好仃点头,“衣服合身,人才愿意穿。”
几周后,调查结果陆续出炉。
德国那边的反馈出奇地积极,甚至有个合作方在留言里写道:“你们的文化像玻璃一样透明,也像玻璃一样坚固。”
巴西那边的反馈带着热情,视频评论区全是“节奏感太强了!”“太有活力了!”
日本那边的评分稳步上升,还有人留言说:“你们的宣传册,让我想起了京都的庭院。”
法国那边虽然分数不高,但有几个设计师主动联系,提出可以合作设计企业文化视觉方案。
“看来法国那边不是不认可,是想要更多‘味道’。”阿芳说。
“那就给他们调点‘香’。”刘好仃笑了,“文化融合,也得讲究‘口味’。”
小张看着满屏的数据,忽然感慨:“这回咱们算是真正走出去了。”
“走出去容易,走进去难。”刘好仃说,“但现在,至少有人愿意打开门,看看我们在说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