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玻璃幕墙前,手里拿着一杯刚泡好的浓茶,热气升腾,把他的眼镜片都熏得有点模糊。他摘下眼镜擦了擦,眯着眼睛看窗外,厂区里一排排玻璃在阳光下反射出粼粼的光,像极了昨天贴在会议室墙上的那些图表。
“昨天咱们把汤底调好了,今天得往里加料。”他自言自语了一句,转身走进会议室。
会议室的白板上还留着昨天的痕迹,便利贴贴得密密麻麻,像一群调皮的小学生在墙上跳房子。阿芳已经坐在那里了,手里拿着笔,眼神专注,但纸上的字却一个没动。
“怎么了?”刘好仃走过去,把茶杯放在桌上,杯子底“咚”地一声,像是敲了个鼓点。
“我在想,咱们这锅汤,到底该放几勺盐。”阿芳抬起头,语气有点犹豫,“市场细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难在哪?”刘好仃拉过椅子坐下。
“难在,我们到底按啥分。”阿芳翻了翻手边的资料,“地域?经济水平?消费习惯?还是客户类型?”
“你这问题,跟昨天争论的一样。”刘好仃笑了,“不过咱不能光吵,得有办法。”
“那怎么办?”阿芳看着他。
“咱们先不吵,先各自列个草案。”刘好仃拿起笔,“你按你的想法分,我按我的想法分,然后咱们再比对,看看有没有交集。”
“你有想法了?”
“嗯,我觉得可以按三层来。”刘好仃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画圈,“最核心的,是咱们已经有基础、客户关系稳定的;中间的,是潜力大、但需要进一步开发的;外围的,是咱们还没怎么碰、但有潜力的。”
“这……有点像咱们之前员工激励的三层分析法。”
“对,就是那个。”刘好仃点头,“思路是相通的,只不过对象从人变成了市场。”
阿芳眼睛一亮:“那咱们可以借鉴一下,先分层,再细化。”
“没错。”刘好仃笑了笑,“分层之后,再按地域、消费能力、政策环境这些维度往下分。”
会议室的气氛慢慢热了起来,大家陆续到齐,开始各自列草案。有人按地域分,有人按经济水平分,还有人按客户反馈分。到了中午,每个人的桌上都堆满了草稿纸,像刚打完仗的战场。
“来,咱们来比对一下。”刘好仃招呼大家围到白板前,“先看交集。”
“我发现,欧洲市场在每个人分的类别里都是核心。”阿芳指着白板,“因为标准高,客户忠诚度也高。”
“东南亚呢?”有人问。
“在大多数人方案里